我當太子那些年_第二百七十六章 餓死與凍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時候悄悄間已經到了貞觀五年年底,從十月初第一場降雪以來,又下了幾場大雪,使得酷寒的氣候一向未能回暖。

杜如晦愣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道精光,心中非常欣喜,暗道太子如此體貼民生,真是大唐之福、百姓之福啊!

李承乾眉頭微皺,終因而說出了本身這幾日來的猜疑,“杜伯伯,你說那些被凍死的百姓,到底是如何被凍死的?一小我如果有一個能夠遮風擋雨之地,隨便去田野拾點柴火點堆火,固然還是很冷,但也不至於會被凍死吧?”

“啊?甚麼?”李承乾驀地回過神來,有些蒼茫的問道。

李承乾偶然間從自家老頭子那邊傳聞,單單是關內道一地,短短兩個月時候便已經有上千人被凍死!

李承乾點點頭,“前幾日聽到父皇說關內道這兩個月內有千餘名百姓被凍死,成果百官不但冇有涓滴傷痛,反而大肆獎飾父皇賢明,誇他是堯舜禹湯、千古賢君……但是……固然隋煬帝之時,一樣的非常氣候,關內道死了上萬人,可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父皇和百官莫非連這點事理都不明白?”

李承乾搖點頭,“去歲夏季冇有這般酷寒,該是冇有多少人會被凍死吧?”

“分歧?”李承乾皺皺眉頭,“除了氣候酷寒,彷彿也冇有甚麼分歧啊!”

杜如晦點頭道:“據各地上報,去歲關內道凍死百姓人數約三千五百人!”

杜如晦微微點頭,道:“冇錯,並且處所所上報的滅亡人數,除了這些人以外,因凍傷未恰當及時醫治導致滅亡的百姓,也會算入凍死著之列!”

杜如晦冇有持續說下去,但是李承乾也大抵明白他的意義了,有些不太肯定的道:“杜伯伯的意義是……那些百姓並非是被凍死的,而是……餓死?”

“甚麼?三千多?”李承乾驚奇的站了起來。他但是清楚的記得客歲夏季氣候並不是很冷,最冷的時候,白日都有三五度的模樣,哪怕關內道北部比長安等地要酷寒,估計最多也就零下十幾度,如何能夠比本年死的人還多呢?

不過,在李承乾看來,哪怕差異龐大,百官及李二陛下的反應是否也過分了點?即便凍死的人數隻是隋煬帝期間的非常之一,那也是上千人啊,全部關內道纔有多少人丁?也就一百來萬,兩個月時候就死了千分之一……這還值得滿朝高低歡樂鼓勵嗎?

杜如晦卻又搖點頭道:“不,固然大部分是因饑餓而死,但是也有很多人是真的被凍死的!比如孩童,比如白叟!”

杜如晦道:“這就與我大唐考覈官吏政績的標準有關了,在考覈官吏之時,轄內是否有餓死之殍是一項很首要的內容。以是,在上報之時,處所官吏多會以凍死為由,而非餓死!”

這個題目一向在他的腦海裡盤桓,乃至思路完整不在麵前的書上邊――此時恰是每日太子太師為他講課的時候,而本日給他講課的是杜如晦!

杜如晦苦笑道:“其他季候百姓如果餓死很輕易便能夠看出來,但是夏季……殿下能辯白得出一小我是因為饑餓而被凍死,還是直接被凍死的嗎?”

李承乾這下全明白了,恍然道:“難怪,難怪會有這麼多人被凍死,本來都是被餓死的啊!”

“殿下可知,這夏季與其他季候比擬,最大的分歧是甚麼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