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部隊我的塔山_第十三章 初到英雄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每次開飯前連隊都要唱豪傑團團歌,幾天下來,我也跟著學會了。

(注:豪傑團團魂)

“連隊人都出去練習了,你先把行李放好。我給你先容一下連隊。”他起首帶我到集會室給我看了看連隊名譽欄,向我講授了一下連隊汗青沿革。這不但是一個馳名譽傳統的連隊,並且在新期間也獲得了很多成績。“我們團隊也是很有汗青的,是一支軍功卓著的豪傑團。在1948年10月的塔山阻擊戰中,團隊與兄弟單位一起,英勇固執、浴血奮戰,死守陣地6日夜,打退數倍於己的百姓黨軍數十次打擊,戰役結束時僅剩下100餘人,為遼瀋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進獻,被4縱授予‘白台山豪傑團’名譽稱呼。”學史是為了明誌,名譽的團史教誨總能讓人熱血沸騰。它讓你曉得你是在踩著先人的肩膀在鬥爭,它讓你清楚你現在是在何方位,又將要去處那裡。

歌詞寫得很有氣勢,寫出了團隊的汗青,寫出了團隊的豪放,寫出了先烈的英勇氣勢。以是到現在我仍影象猶新。

連合嚴峻雷厲流行的戰役風格

蔣匪要解錦州圍,

真抓實乾爭創一流的事情精力

我調令上寫的是三營九連,我順著通衢一向走到最後一排營房,這裡應當就是我的新單位了。連隊彷彿冇人,靜悄悄的。

浴血奮戰六日夜,

謙善謹慎忘我奉獻的高貴品德

艱苦樸實節約建團的良好傳統

白刃搏鬥,寒光閃閃,

1997年5月1日,非常令我難忘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分開了鬥爭兩年多的團隊,調到了兄弟單位――白台山豪傑團。

“你好,歡迎插手我們九連。我是指導員朱國華。”

“我是來報到的。”我說。

我是以報導員的身份調到豪傑團的,以是冇多久就被借調到了團政治處。今後,訊息寫作成了我的平常事情。白日,我要到團政治處插手交班,體味團隊的事情展開環境,體味團裡的新奇人新奇事,然後寫成稿子投到報社。陶偉強、陳楚璿是團隊的老報導員,他倆成了我餬口中不成或缺的朋友。

東北轉戰建功勞嘿!

幾次衝殺,地動山憾

紅旗飄蕩白台山!”

鋼鐵的陣地打不爛嘿,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