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通往三國_第0089章 書與報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彆的還要招募編輯、記者、校訂,每一個崗亭的人都要培訓...

第一期週報印刷了一萬份,因為內容較多,拿在手裡疊起來還挺厚,訂價為一錢一份,這是一個回不了本的代價,但是周梁感覺值。他但願全社會的人士都來瀏覽報紙。

小說這個載體能給人們帶來文娛和休閒,也能夠起到移風易俗、竄改人們看法的感化。特彆是在當代,人們文娛活動單調古板的前提下。

以龐統的春秋,做一家報紙的主編或許是太年青了一些,不過勝在思惟新潮啊,周梁不需求一個保守的成年人來傳播陳腐的思惟。在發矇學社的幾年間,龐統不但僅是學習多少、代數、化學、物理等知識,周梁還常常伶仃和他高談闊論,對他描述一個抱負國應當是甚麼樣。現在龐統在和龐德公辯論的時候,就常常把“大家劃一”、“教誨權”、“財產權”、“國度”、“百姓”之類的詞彙掛在嘴邊。

折騰了幾個月,《荊州週報》第一期終究出版了。版頭荊州週報幾個大字仍然是請龐德公寫的。訊息版麵的內容非常充分,這倒不是因為記者們給力,而是這第一期,訊息內容並不限於一週以內,疇昔一兩個月的事情都作為訊息登了上來,並且,除了比較首要的訊息,如朝中官職的任免,著名流物的訪談,處所上的餬口訊息,比如那裡在修路、蔬果的代價、凶殺案、擄掠案等等,也都有報導。

周梁見龐統已經十五歲,已經學有所成,就找他商討創辦一個報社。他將報紙的觀點對龐統解釋了一遍,這份報紙的內容包含時勢訊息、究竟批評、副刊和告白。冊本雖好,但還不是大家都會看。而報紙則與人們息息相乾,能夠對人們的思惟產生直接的影響。

另有特彆為告白留出的版麵,這個新奇事物一開端還冇有哪個商家買賬,因而周梁就都用在鼓吹自家的水泥廠、造紙廠、玻璃廠以及出版的冊本上了。但願商家們今後能夠垂垂明白告白的代價。

第一期報紙隻售出了三千多份,另有七千份積存在手裡。周梁隻好安撫本身,三千份實在也不算少了。

當初周梁因為太忙,也顧不上這些事。現在想起這件事,又向龐德公提起,龐德公冇有反對,開端冷靜地編這本書。一半是因為周梁的身份已經是天子,一半是因為,龐德公本身也有些擺盪了,從這幾年的觀察看來,周梁做的事情,大多都靠譜。

周梁編那麼多書能對社會產生多大影響力,周梁還不清楚,不過平心而論,如果有影響力,也應當是一個冗長的過程。先不說影響這個社會,就是在荊州士人圈子裡產生影響,也比較艱钜。這一點,周梁還是很復甦的。但書又不能不編,畢竟把書印刷出來,就即是在東漢社會的泥土裡,播種了一顆當代文明的種子。總有一天會著花成果的。

周梁回到築陽,又把很多時候投入到編書中去。現在試著把《國富論》這本書先容過來。不過他當然隻是搜了一些《國富論》淺讀之類的書,略微點竄了一下,就印刷出版。

周梁認識到,靠本身一小我的力量,實在是太纖細了。編一本書,起碼也得幾個月時候,畢竟本身起首得看那本書,然後還得改編,有些較著不屬於這個期間的東西與史實都得改得合適這個期間的認知。以是,即便是一本書大半是抄的,也費時吃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