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_第三百零六章 相談甚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宜室宜家”這句話出自《詩經》中最為聞名的詩句之一,原句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室宜家”,意義是春季桃花盛開之際,恰是女子出嫁之時,桃花灼灼,恰是人們對婚姻幸運的期許和祝賀。這句話如果由男人對未婚女子劈麵嘉獎幾近就是最大的嘉獎了,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人們討媳婦最首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德,而這個德的感化就是能家庭和順,伉儷敦睦。而身為青樓女子最大的慾望就是能嫁入一個好人家,能夠安安穩穩的過完下半輩子,是以以是當董小宛和李香君聽到這句話時,這纔會打動得齊齊站了起來對他施禮。

“另有我!”一旁的董小宛也從速倒了杯茶,高高舉起看著嶽陽一臉的慎重。

實在嶽陽不曉得的是在封建期間,宜室宜家這句話可不能隨便誇人的,特彆是誇那些風塵女子。

嶽陽不由心中讚歎,通過剛纔的先容,她天然曉得這兩位的名字,現在親眼目睹後這才明白為何直到後代還傳播著她們的傳說,彆的不說,單憑她們的邊幅即便是在後代那也是一等一的。

回想了一下剛纔這位客人報出的名字,李香君嘴裡反覆了幾句後一雙美目不由發作出一道非常的神采,欣喜莫名的說道:“這位公子,莫非您就是現在名動邊關的忠勇侯嶽侯爺?”

倩娘接過銀子諳練的掂了掂便曉得這兩錠銀子足有四十兩,笑得見牙不見眼,連聲道:“夠了夠了!”

又過了一會,門被翻開,幾名丫環送來了幾碟小菜和一壺燙過的陳釀。

“誒呀,剛誇你兩句,你便本相畢露了,這是要測驗的節拍嗎?”嶽陽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在中原,閒談說話哪能不喝酒呢,幾小我便開端喝上了,在喝了幾杯酒,酒意便有些上湧的董小宛小麵龐也變得有些紅撲撲的,一時候便把要照顧嶽陽的文明程度不高的心機拋到了腦後,隻見她笑著對嶽陽說道:“嶽公子,小女子隨人在風塵,但在秦淮河上也曾傳聞過公子的大名,公子為過戎邊,殺敵報國,不知可有佳句啊,如果有,還望公子不吝見教!”

“好一對清麗文雅的才子!”

“手談……這是甚麼意義?”嶽陽一怔目光看向了冒襄和方以智二人。

按理說象李香君和董小宛如許的人,從小就被老鴇細心培養,對於琴棋書畫即便不是很精通那也是有些觸及的,但是嶽陽發明這二女在和本身說話時卻非常照顧本身,很少談到風花雪月這些東西,反而將話題引到國度大事和朝廷格式上來。

冒襄和方以智這兩小我倩娘是曉得的,這兩人在金陵很馳名譽,也是秦淮河上的常客,固然不是甚麼有錢有勢的人,但昔日裡和一幫子讀書人指導江山慷慨激昂,那股子傲氣是如何也藏不住的,但現在這兩人竟然心甘甘心的站在一名年青人的中間,神情眉色間也全然是以這名年青報酬尊的模樣,這立即就引發了倩孃的重視。倩娘再細心的打量了這名年青人一眼後,心臟立即情不自禁的呃狠惡跳動了幾下。

“哦,若果然如此那我們道真要去見地一番喲。”香君莞爾一笑,隻是對於倩孃的話倒是不覺得然,這幾年她在秦淮河上迎來送往的,甚麼人冇見過,何況象倩娘這類人的話你如果全信就傻了。

“不會吧,不過是順口誇了一句,用不著這麼打動吧?”嶽陽有些傻眼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