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嶽陽對此卻胸有成竹,他向鄭發奎提出了幾個對策。那就是將將應州城裡那些落魄的讀書人都調集起來,將他們派到上麵去擔負書吏、典吏或是令吏之職,將這些人都分流到各個鄉間、廠礦和農場去。該開礦的開礦、開荒的開荒、辦養殖的辦養殖。如許一來就能將流民們很快的分流下去。並且嶽陽同時也派人到山西各地展開了鼓吹,勾引各地的讀書人都到五裡寨來做事。
春耕在曆朝曆代都是大事,每到這個時候,彆說旁人了,就是天子老子也得下地做個樹模以示本身的正視。嶽陽聘請許鼎臣和魏同和同時下地乾活這可不是貶低他們的意義,而是非常隱晦的拍了兩人的馬屁。畢竟這件事如果傳了出去,滿朝文武那是毫不會有人笑話他們的,反而會讚美二人的親民行動,這是能夠在政治上加分的。以是鄭發奎和唐學穎纔會在內心讚美嶽陽的奸刁,這個馬屁但是比直接送銀子有效多了。
顛末一年多的苦心運營,現在的五裡寨可謂是有了天翻地覆的竄改。本來的五裡寨隻要不到兩萬人,全部寨子最繁華的處所也不過是那條不敷百米長的一到颳風的時候就漫天黃沙的街道。
春耕如翻餅,秋耕如掘井。
秋耕深,春耕淺。
時候漸漸的就如許流逝而卻,崇禎六年也是一樣,時候很快就到了崇禎七年。
算起來嶽陽來到這個時空也有快兩個年初了,他就如同一隻小小的胡蝶,冒死的扇著本身的翅膀,儘力的想要竄改著甚麼,但因為他的翅膀實在太小,目前為止他所能竄改的也隻要五裡寨以及應州一府之地。
“他孃的,幸虧哥們的馬屁還冇派出去,要不是鄭發奎先說了出來。哥們還覺得這首詩是許鼎臣這個老頭做的呢。”如果這個馬屁拍出去,這個臉可就丟大發了。
春耕不肯忙,秋後臉餓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