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必告反必麵居有常業無變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清楚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蠃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權閹肆,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弟子規賢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謹
親仁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詩既亡,春秋作,寓批駁,彆善惡。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係,知終始。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巧詐語穢汙詞販子氣切戒之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悠長。周轍東,王綱墜,逞兵戈,尚遊說。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鬥鬨場絕勿近邪僻典絕勿問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由康雍,曆乾嘉。民安富,治績誇。道鹹間,事情起。始英法,擾都鄙。
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為者,亦如果。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稱長輩勿呼名對長輩勿見能
出則弟
諫不入悅複諫號泣隨撻無怨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肮臟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三字經————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總敘
——防盜弟子規——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勢服民氣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才大者望高傲人所服非言大
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反動興,廢帝製。立憲法,建民國。
喪儘禮祭儘誠事死者如事生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源。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道人善便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或飲食或坐走父老先幼者後
年方少勿喝酒喝酒醉最為醜
能親仁無窮好德日進過日少
喪儘禮祭儘誠事死者如事生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或飲食或坐走父老先幼者後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三才者,六合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佳耦順。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