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過了多久,衛辭哭累了,趴在病嬌懷裡,抽抽泣噎的終究睡下了。
“樣樣都好,隻一樣不好。”她撇著嘴,用心哀道。
“此趟下江南,一起上就多勞煩廠臣照顧了。”衛辭騰挪著步子,訕訕地低聲說道:“衛辭那晚也是偶然之舉,還請廠臣不要放在心上。”
“勞太後還顧慮著,邇來身子也不太利索。”太後內心再想甚麼,旁民氣裡再清楚不過,不過是不滿她把持著皇寵,連個孩子也生不出來。
太後俄然招手,“等等,陸淵是要去建安?”
遲疑了好一會,衡量之下,為了回姑蘇,臨時隻能忍著,何況這是太後親身叮嚀,量他也不敢公開地在半路上就處理了她,說到底,她也算是半個主子,憑甚麼怕他!
太後吃吃地笑起來,道:“這倒不怕,衛辭從小就皮慣了的,上樹掏鳥窩,跟人拌嘴耍跟頭,那是常有的事兒,你隻護送她安危便可。這一次歸去祭拜,今後嫁了人怕也是冇甚麼機遇了。”
太後歪著身子,道:“貴妃為後宮勞累了,哀家身子骨也不可,冇能幫襯著你。邇來又出了和嬪一檔子事,鬨得民氣裡不定。你雖說貴為貴妃,也算後宮中表,和嬪那頭現在還臥在床上,你也抽暇去瞧瞧,平白無端的冇了子嗣,不幸見的。後宮裡的那些個手腕,哀家不說你內心也該稀有。”
“還不睡麼?”病嬌鋪好床,轉頭見她趴在窗戶上,一動也不動。從貞順門返來今後,她就像變了人個似的,也不知督主和她到底說了些甚麼。
太後一聽,立馬恨聲痛斥道:“是底下那幫人服侍的不好麼?哀家轉頭……”
陸淵和她一道兒出了仁壽宮,倉促在她臉上一瞥,看著她那按捺不住的高興,不由發笑,也是個內心藏不住事的人,她倒一點不擔憂路上會產生甚麼麼?
想起悲傷事來,太後也哀歎道:“你這麼一說,哀家倒也想起來了,再過個把月就是你孃親的祭日了。日子過得也真快,一轉眼你都長大了,彷彿你孃親明天賦來我宮裡和我說話,不知不覺,也五年了。”太後與孃親交好,是出嫁前的事情了,她隻曉得,孃親和太後是小時候就熟諳的。
深宮裡,萬事都身不由己,走投無路去求寺人,連寺人都不肯意幫她,彷彿真的到了死光臨頭的地步。
衛辭的確要驚出聲來,猛地昂首,與陸淵四眼對了個正著。這下倒好,撞到狼窩裡去了,指不定如何熬呢!
他彷彿很受用,臉上瀰漫著慣常的笑。不錯,能屈能伸,倒是個有眼力見兒的。他乾咳一聲,耍起他一貫的威風,道:“公主此番話倒是折煞臣了,叫臣臉上也掛不住。今後路上得走個把月,公主有的是時候好好彌補臣。”
她上前將她抱在懷裡,抬手捋她長長的直髮,不斷地安撫她:“總會有體例的,總會有體例的。”
“是,那主子就先辭職了。”說著就要回身退出去。
仁壽宮裡,太後也央央憂愁,對著下首的鄭貴妃道:“貴妃比來身子可好?”這一問企圖再較著不過。
衛辭一驚,聞聲司禮監三個字,下認識的想起那日早晨的事情來,彷彿現在下頜上還火辣辣的,那堵塞的沉重,到現在想起來還是怵怵的。鬼門關門口走一回,彷彿統統的事情都變得格外警省。
“那敢情順暢了,衛辭故鄉是在姑蘇,恰好順道。這麼著,哀家就拜托你件差事,衛辭公主就隨你去一道兒去姑蘇祭拜鎮國公,你路上務必包管她的安危,東廠辦事,哀家還是信得過的。”太後一麵說,一麵拉著衛辭汗津津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