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昆?”
所謂半山園,乃是江寧城外白塘的一塊地,因距江寧東城七裡,又距鐘山主峰七裡,故起其名。
又逛了一會,天氣漸暗,王旁過來請兩人歸去用飯。
王安石擺擺手,打斷他的話,笑道:“我現在不過山間一老叟,不聊這些政事!走,我帶你看看我這半山園!”
王岡一起跟從相談,言語中或是佛老經義,或是鄉間野趣,便偶有觸及司馬光、蘇軾這些舊黨人物,王安石也隻是淡然一笑,涓滴冇放在心上。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東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哈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如此看來叔父是真的放下了!”
不過見他風輕雲淡的做派,又感覺這或許纔是真正的王安石。
“好!”王岡也就杜口不言公事,跟著王安石隨便而行。
王岡感慨了幾句,又笑道:“既然來了江寧,天然是要去拜訪叔父的!還請兄長帶路!”
王岡乘坐的船是到江寧的,他們在這下船,還要再找船回姑蘇。
王岡感慨道:“昔日小賢人能入府學,此乃江南士子之幸!”
“怡然成趣!”王岡看著四周佈局、風景,讚歎道:“叔父這是把構建大宋的心機,用來砥礪這個小園子了!”
二人相互見禮,落座後,王岡先扣問他身材狀況,又問他今後籌算。
正考慮間一道聲音從身側不遠處傳來,王岡扭頭看去,就見王旁站在那邊。
王岡先給叔母施禮,又跟二位嫂夫人見禮,隨後拿出交趾所得的幾樣珍寶當作見麵禮。
二人說了一會話,便正式開席,王家男女皆至。
王岡吟誦了一首王安石的詩,笑道:“現在叔父可謂是得償所願了!”
幾間茅草屋便是王安石現在的居處,到了門前,又見到王雱,一身白衣,笑容儒雅。
王岡淺笑道:“詞牌卜運算元,名詠梅……”
“兄長怎在此?”王岡笑著上前見禮。
一杯飲罷,王安石有些感慨,“不想已是年年屠蘇最後飲的年紀了!”
王岡有些不敢信賴,昔日以剛強聞名的拗相公,還會有如許的一麵!
本日所見王安石,與以往截然分歧,再冇有之前的積威深重,疾言厲色,反而給人一種淡泊安好,中正平和的感受。
“這園子可破鈔了我很多心機,先是開渠泄水,又擔土為山、鑿地成池,而後移來三百楝樹為林,此中雜以山桃溪杏,玉昆覺的如何?”
年關將近,江寧船埠也不複昔日的熱烈,除了那些“厚利輕分袂”的商賈,誰還願在這風景出門。
王安石拿過一罈屠蘇酒笑道:“年節將至,玉昆又千裡返來,本日便當作過年,來為玉昆洗塵!”
王岡都有些戀慕了,想想本身整日馳驅,再看著彆人過得這麼歡愉,這比殺了他都難受。
幾人聞言都為王安石的隨性蕭灑而讚歎!
隻想上去搶了王安石的燒餅,煮了他的驢,弄份驢肉火燒吃吃……
王岡沉默,待王安石將拜彆時,開口道:“聽聞叔父曾以梅花為詩,我有一詞相和!”
世人又是一番談笑開解,一頓酒宴言語歡笑,其樂融融。
站在船埠上,看著廣寬的江景,王岡揣摩著要不要去拜訪王安石,此時他應當在城東七裡處的半山園了吧!
王岡又趕緊問道:“不知叔父近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