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當大官_第58章 再見陸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那謙就等師兄有空時再上門。”

“如此,為何不持續讓步?”聽了陳儉的一番話,顧謙吐出一句驚人之語。

前兩句還是師兄呢,後兩句就變成兄長了,我和你有那麼熟嗎?何況你一個言官跑來和錦衣衛稱兄道弟,您的心是有多寬呀?就不怕被彈成篩子?

“行了,你差人送到喇叭衚衕第三家就是了。”陸寄真是懶得理他,擺了擺手,請人走路。

看著淺笑的顧謙,陳儉麵色穩定,但是心中卻大吃一驚,麵前這小我還是阿誰不識俗務滿口賢人之言的顧慎之嗎?如果當年的顧慎之有如許的憬悟,何至於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獲咎了嚴首輔!

固然陳儉已經明言徐尚書不接管他的拜見,但是顧謙仍舊遵守禮節,將名帖和節禮送到了徐府的門房,在門房請他出來坐時,則客氣地說道,身為徐師的門生,本身不但冇能為師門增光,反而為教員惹來了天大的費事,現在回京述職,隻敢在門外為教員行上一禮,進府就不必了。

兩小我客氣了一番,又重新坐下。

“大人,我們這是去那裡呀?”老遠就看到街口有人站崗,顧小九不由小聲問道。

“你來做甚麼?”

“明德兄曲解了,”顧謙微微一笑,抬高了嗓音說道,“俗話說,天欲其亡必欲其狂,嚴首輔位高權重可對比天子,可明德兄不要忘了,這是誰家天下。”當明天子十五歲即位,現在已有二十五年,這二十五年間經曆了多少風雨,又對於過多少廷閣大臣,嚴恪一個小人,那裡能是今上的敵手。

陸千戶嘴角抽了抽,他本來都已經忘了顧謙這麼小我,聽到門外力士的回報,非常回想了一下纔想到了當年落水的探花郎。本覺得對方坑了他一塊腰牌就不會再呈現在他麵前了,冇想到他竟然找上了北鎮撫司衙門。

“師兄莫非是嫌小弟的禮品過分寒酸?”顧謙蹙眉道,“謙在清江一貫誠懇為民,秉公法律,故而囊中羞怯,備辦不起貴重的禮品,隻是謙對師兄的感激之情仍然仍舊,望師兄不要嫌棄纔好!”

第二天,陳儉去上衙,顧謙則帶了顧小九來到了徐尚書的府第門前。

“北鎮撫司重地,閒人莫要逗留。”看顧謙的氣質打扮不似百姓,兩名力士耐著性子喝道。

陸千戶深深地吸了口氣,死力壓抑住想一巴掌把人扇到門外的動機,咬牙切齒道,“三今後本千戶休沐!”

“賢弟為何做如是想?”陳儉吃了一驚,“徐師在朝中處境非常艱钜,如再讓步,恐怕身家性命都不成保了。”

顧謙一行到都城的時候,已經是冬至時節。

士彆三日當刮目相待,看來以往的顧慎之隻是貧乏實務罷了,現在在清江曆練了二年,整小我就像是脫胎換骨了一番。

“師兄?”狗皮膏藥笑著仰臉。

“倉廩實而知禮節,禦外侮則必強兵,麵對分歧的群體要有分歧的應對體例,在冇法與仇敵對抗的環境下,就要想體例儲存氣力,以待機會。”

“慎之,你變了。”陳儉至心實意地說瞭如許一句話。

“當年小弟初入宦海,一心想要做些大事燦爛門楣,那裡料獲得宦海險惡,隻是對峙己見說了幾句實話,就差點將功名前程就義掉。”顧謙歎了口氣,持續說道,“到的清江以後,謙才發明,對於淺顯百姓來講,甚麼賢人之言都比不得填飽肚子首要,對於那些倭寇強匪來講,任何懷柔政策都不如拿起刀槍把他們打趴下來的實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