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_第31章 收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不過甚一天看熱烈的,以及活動,有優惠,這纔來的人多一些,實際多少人,還得三天以後再看實際環境。

林老太固然冇有說甚麼,但她曉得老太太偏疼。

“小豆子,你和爹倆算好,我就在一旁看著就行,曉得賺了多少就行。”

之前趙家死活不肯分炊,成果趙二一惹事,迫不及待的分了。

“娘,咱家的買賣還要希冀你,你可得加把勁啊!”

王四順刹時就懂兒子說的意義,但記賬太費事,他還不是很諳練,所之前麵需求兒子來幫助。

畫了一個表格,分為:時候,支出明細,備註,每日黃豆耗損,每日數量(多少斤/碗),殘剩數量,查對人。

“娘,我在書上看到的,另有一種豆乾特彆好吃,您冇事得弄弄,另有腐乳。”

“至於豆腐、豆腐皮、豆乾,1斤黃豆大抵能出3斤多點,豆乾和豆腐皮是新上的,少弄了些,各磨了40斤黃豆。”

也就是說200斤黃豆,大抵30斤做成豆腐和豆花,40斤做成豆乾,40斤做成豆腐皮,90斤做成豆腐。

實在林向安更想教阿拉伯數字,但感覺太較著了,還是換成了傳統筆墨版數字,比劃多,寫起來不便利,記也不輕易,不過安然。

哎,小本買賣,利潤少,能做成如許已經很好了。

這事也急不來,時候久了漸漸就記著了。

不著名白寫,著名了估計有人摳字眼。

“爹,本日總支出多少錢?”

本來輕鬆的林秋蘭,聽了林向安的話,眼睛都瞪大了。

豆腐皮和豆乾均勻7文兩斤來算,大抵做了240斤。

“爹,明天還弄200斤黃豆,看看買賣環境。”

“我和你娘,方纔盤點了一下。1斤黃豆能出15碗豆花,剔除我們送的,大抵將近賣了400碗的模樣。”

以是說嘛,贏利的在有錢人手裡,淺顯老百姓也隻能賺這類小錢了。

林向安大抵在腦海裡預算了一下,兩文錢一碗豆花,就是800文。

“你教的好,但我記不住,如許吧,我每天早晨清賬,你幫手記錄。”

本來在家裡比較強勢的林夏枝,因為來孃家住後,話少了很多。

幸虧林家開了鋪子,看模樣需求人手,就讓趙橋學機警點,幫手多做事。

看到家裡買賣好了,心底裡歡暢。

“是是是,我兒子就是聰明,這個家不能少了你!”

除此以外,加鹽、白酒、糖稀之類幫助。

“以後能夠會少一些,我們看看七天的的環境。爹,我教你記賬的體例,你可每日都得寫,如許才氣好算賬。”

林向安曉得本身隻能動動嘴皮子,其他端賴爹孃了!

將表格講給他爹孃聽,成果林秋蘭聽不懂,不肯意聽。

此次王四順籌辦了200斤黃豆,成果全數都賣完了。

豆腐均勻遵循5文兩斤來算,大抵做了270斤。

“冇想到,明天這麼早就賣完了!”

林秋蘭和順地瞧著父子倆,內心暖暖的。

家裡的支出環境,最好不要讓彆人曉得。

在當代能快速暴利的,估計隻要黃和賭了。

“好,大師都忙得辛苦了,我們去前麵用飯!”

支出明細內裡包含:柴、黃豆進貨、商稅等等這些從店鋪支出去的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