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舉_119.學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方長庚揉揉額角:“娘,這些你就替兒子管著,過陣子建書院,讓爹找幾個木工瓦匠,要花銀子就從賬上支,總之又得讓你們累一陣兒了。”

方長庚點頭。

方長庚上前一步止住他行動, 哭笑不得:“我現在是回家探親,你就當我和之前一樣, 彆搞得那麼生分,剛纔我問你的你還冇答覆我呢。”

方長庚嘲笑了一下, 然後正色道:“是我, 我這遭是來問問陳斌還在不在府學?”

“這裡有帳本,你本身看看,有冇有甚麼題目。”小李氏遞給方長庚一本簿子,因為田畝和鋪子都冇賣掉,以是收租之類的事都是小李氏一手籌辦的。

小李氏語重心長地說:“你立室了,娘當然要把這些東西算清楚,一分不差地還給你,如果你媳婦兒問起來你也好交代,可不是娘感覺你信不過孃的意義。”

老李氏內心已經默許了方長庚的決定,也不想再說甚麼給他們添堵,想了想問道:“教書先生找到了?”

這個前提實在很不錯了,普通而言,一個門生一年的束脩約二兩,三四十個門生的學費也差不離是六七十兩。但村裡的孩子一到農忙時節都要幫著大人下地乾活,這是免不了的,以是撤除這段時候,實在一年裡隻要一半的時候需求上課。

方長庚撫掌而笑:“那真是太好了,既然你承諾了,三天後就去縣裡找我,我帶你去村裡,先上三個月課,等春季播完種再持續!”

方長庚回聲道:“是啊,是我在府學的同窗,教村裡小孩開蒙綽綽不足。”

自從兩三年前在府學最後碰了一次麵, 以火線長庚就不太清楚他的去處了,隻曉得確切在方啟明的藥房那邊乾過一陣賬房,冇多久又彆的找了個活計, 不曉得厥後有冇有再換。不過前天方沅君提及時方長庚得知陳斌這回也落第了, 他就猜想他應當還住在府學, 因而第一時候衝到了目標地。

“如何不把他夫人接到府城來?”方長庚下認識問,隨即認識到本身這個題目和“何不食肉糜”一樣蠢。

對方公然看了方長庚一眼,四顧了一下四周還是小聲道:“他在府城冇有住的處所,把夫人孩子帶到府學來又不便利,隻能如許了。要不是在府學上課,彆的活哪能那麼輕鬆讓他來回折騰的。”

過了一會兒,這位同窗聘請方長庚去他那兒坐一會兒,方長庚笑著回絕了,因而持續一小我等著,心想中午還不返來他就歸去了,給他留一封信就是。

方長庚冇接那簿子,另有些活力:“娘,你給我這個乾甚麼?”

陳斌嚇了一跳:“這麼急?不是書院都還冇建好?”

方長庚不太在乎道:“麵前是充足了,隻要能把族學辦下去,我會極力的。”中進士以後他名下又多了田畝和鋪子,承擔請先生的用度不成題目,至於孩子們讀書要用的紙墨筆硯和書籍,平常村民家裡恐怕難以承擔,羊毫和硯台比較耐用,剛開端也用不著買太好,他就不管了。至於紙和書籍,他還是籌算攬下來,不過他不想一下子給孩子們供應完整冇有壓力的環境,書和紙都有限供應,等孩子們會寫字了本身拿書歸去抄,要讓他們珍惜讀書這個機遇,不然他這些事就白做了。

第三天,方長庚就帶著陳斌回了雲嶺,馬車上還裝了一整箱書和一整箱文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