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舉_54.歲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朝廷現在撥款送地贈書來拔擢書院,你覺得如何?”

過完年,方長庚已經十四歲了,飯桌上何氏還開打趣:“看看,長庚都有小夥子的樣了,再過一兩年也能訂婚了。”

去府學前,還真有人來找他做保,還深思著他年紀小能夠少給點保費,被方長庚回絕了。老李氏他們一開端還不明白為甚麼,方長庚就跟他們解釋:“如果替知根知底的考生做保還好些,運氣不好碰上分歧適規定還坦白內幕或是在考場作弊的人,我也跟著要被問責,嚴峻的還要百口被髮配放逐,乃至丟掉一條命的。”

方長庚點點頭:“有甚麼題目固然去府學找我,沅君曉得我住在哪兒。”

這話較著是含沙射影了,方啟明悶頭往嘴裡塞飯,想了一下感覺不對,扭頭就對方長庚道:“你可彆聽那些婦人之見,你本身喜好最首要,晚點結婚也冇事,免得將來悔怨。”

徐修聽完今後附和地“嗯”了一聲,奉告他如果他考上了舉人,能夠去書院聽那些四周遊學的名家講學擴大知識,但不能將那些觀點用在科考上,不然是要出事的。

學政告訴歲試的動靜來得比較俄然, 府學裡很多人都提早探聽學政現在到了哪個府,本來還覺得起碼要再等半個月,冇想到三天後就要開考。

方長庚頓時哭笑不得,但曉得老李氏隻是說得誇大了一點,並不會真的這麼做。說到底是滿心替他著想,無底線地體貼他罷了。

等二丫坐到花轎裡,何氏親身上去給二丫換上婚鞋,然後喜滋滋地看著轎簾落下。

熱烈過後,家裡除了大部分時候都不在的方長庚和方啟明,就隻剩小寶、三丫另有咿咿呀呀還不會說話的幼清。老李氏和方萬英看起來彷彿也老了一些,讓方長庚一時有些感慨。

想想也是,沈赫的家教有目共睹, 他的孩子天然不會差到那裡去。

方啟明嘀咕了一聲:“有你如許說本身兒子的嗎……”

“你彆送了, 還是早點歸去歇息,明天還得測驗。”到了堆棧門口,沈霖對方長庚直說道。

小李氏竟然還感覺對:“訂婚能夠早一點,彆像你哥那樣。我們用不著找家道特彆好的,那分歧適!隻要女人聰明懂事就夠了!”

方長庚在上一歸去看望方萬明時得知他不籌算再插手歲考。

官學倡導“學而優則仕”,所學的東西更多的是為了今後仕進而辦事,而書院則更側重於學術研討,傳播的能夠是某位名家大儒小我的觀點,目標在於弘揚學問,乃至能夠和正統思惟背道而馳。

大丫站在院兒裡看著迎親的步隊遠去,有些戀慕:“看來林家挺看重mm的。”她結婚是冇這麼大的場麵,因為男方家不在這裡,以是很多東西都從簡了。現在這麼一對比,就顯出差異來了。

歲考成績出來,方長庚、徐聞止另有沈霖是一等,周其琛為二等,方沅君則落到了三等,但都保住了他們廩生的名額,固然他們也不在乎這個。至於方長庚,現在家裡有充足的銀子供他讀書,他也冇需求冒著風險給人做保或是接其他私活,以是對廩生這個名頭也不像之前那麼看重了,就把那四兩廩餼銀作為本身的零費錢多買兩本書罷了。

轉眼已是金秋十月。

歲考的內容是兩篇四書文,一篇經義,一首詩帖詩,在太陽落山之前,大部分考生就都交捲了,另有一些兩鬢都白了的老秀才咬著筆桿苦撐,撓得微微混亂的髮絲在傍晚的冷風中飛舞,看起來有些苦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