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錫範皺了皺眉,他是武將出身不喜彎彎拐拐,馮德貴察言觀色不敢多說廢話,忙道:“據察言司首裡站傳回的告急密報,琉球國王尚敬命令軍民捐糧,說要湊足十萬石糧食以解台灣乏糧之憂。”
濃厚夜幕垂垂覆蓋大地,無數詭計狡計在暗夜保護下肖無聲氣停止,大要倒是瞧不出半點端倪。
馮錫範聽得黃臉微紅,趁台灣琉球間隔悠遠通訊不暢,坦白糧船遭襲動靜想方設法從烏心糧商手中低價購糧以充國用,本是馮德貴想出的借雞生蛋籌糧妙策,現在馮德貴不動聲色把功績全都歸諸本身,饒是馮錫範夙來浮冒軍功慣了也不易安然領受,對著深沉夜空吐出口濁氣,咬牙獰聲道:“老夫千方百計到處籌糧填飽數十萬軍民肚皮,想不到烏心糧商竟然如此膽肥囤居積奇,一個下午就能颳得一萬三千石糧食,德貴你跟我說實話,烏心糧商暗中到底儲有多少糧食,如果全都征收充公能不能度過麵前難關?”
聲音奉承彷彿對馮錫範無窮崇敬,“多虧總製大人神機奇謀,料定糧船返台烏心糧商惶恐失措必然大肆兜售,官府趁機壓價吃進,不動兵戈就能把糧食安安穩穩拿到手中。”
“明天從糧商手中購很多少糧食?”
馮德貴暗讚薑還是老的辣,馮錫範一眼就瞧破關竅地點,輕笑道:“總製大人慧眼如炬,尚敬之以是不吝軍民餓肚皮也要籌糧供應台灣,目標在於與台灣聯手抗倭,免得今後被倭國兼併成了亡國之君。”
對尚敬是否成為亡國之君馮德貴涓滴不體貼,喏喏連聲大聲承諾,馮錫範想起過些光陰便能從琉球運回十萬石糧食,固然解不了缺糧之憂卻能勉強對付麵前危急,不至於逼得饑民造反反叛,心胸大暢沉吟問道:“劉國軒有冇有返回澎湖,接了勤王詔諭有啥子非常反應?”
“尚敬命令軍民捐糧?”聽到這話馮錫範大出料想,沉吟很久道:“他的這份心機倒是出於美意,不過琉球糧食已被林鳳搜刮一空,琉球軍民不過十多萬,就是全都不吃不喝短時候也籌不出十萬石糧食。”
多量糧船遭受夜襲毀損殆儘的動靜在官府決計保密下還冇有張揚出去,絕大多數東寧府市民都覺得糧船返台官府頓時就會開倉放糧施助窮戶,是以把節衣縮食好不輕易儲存的些許糧食全都填進好久不得飽腹的轆轆饑腸,關門停業多時的酒館倡寮也都爭相停業,想方設法壓迫市民口袋裡的最後一枚銅板,大街冷巷到處都是買酒行樂的沉浸百姓,閃現出季世社會的變態繁華。
事不關己便渾若無事,直到災害來臨才痛哭流涕悔怨不已,這也是麻痹國人自掃門前雪的常例通病。
馮錫範久在國姓爺身邊,對後果結果體味得一清二楚,聽尚敬春聯手抗倭還是不肯斷念,沉默很久歎道:“琉球被洪武皇爺親身列入不征之國,年年朝貢受命惟謹,國姓爺奠定台灣也向來不缺禮數,按事理我們確切不能眼睜睜瞧著琉球被倭國公開兼併,隻是眼下台灣表裡交困,還要想方設法締盟倭國倚為外援,毫不能因小失大自絕於倭國。”
鄭成仁德高望重輩分極尊,與倭國權貴長年周旋長袖善舞,各種物質佈施明鄭源源不斷,即便馮錫範跋扈放肆也不敢對其不敬,固然掌控倭國貿易油水極其豐富,但是馮錫範從冇有生起派人代替鄭成仁的心機,一向任由鄭成仁代表白鄭與倭國權貴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