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當國公_第四百八十四章 財帛動人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可這十稅抽一真的高麼?據楊峰所知,後代中原的企業所得稅是百分之二十五,小型微利企業的所得稅是百分之二十,即便是國度重點攙扶的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也得百分之十五。

“胡說……哪有此事,下官向來兩袖清風,何來的銀兩做去那蒔花柳之地。”曾培新的眼中閃過一絲惶恐,從速否定。

夏大言也是神情微變,他看著盧光彪用責備的口氣淡淡的說道:“盧大人,現在海關衙門還冇開張呢,怎可如此好高騖遠!”

“海關?”夏大言不解的問:“海關衙門不是已經掛牌建立了嗎,陛下也下了旨意,比及各衙門調派官員後便能夠正式辦公,侯爺另有甚麼需求我等做的?”

遵循這個稅率來看,老朱同道定下的這個稅率可謂是低得讓收稅的官吏都落淚了。但有句成語叫做得隴望蜀,人的貪婪都是無儘頭的。販子們老是在想,老子憑本領掙的銀子憑甚麼要交給你,你跟老子收銀子就是你的不對。

“本侯胡說?”楊峰掃了眼曾培新身上那件鮮敞亮麗的官服一眼,眼中暴露一絲嘲笑。

“唾罵?”楊峰獵奇的說:“天下報酬何要唾罵本侯,莫非天下人都要出海經商了麼?何況出海經商本來就是暴利,據本侯所知我們大明的東西運到南洋、扶桑等地後代價便可翻幾倍乃至十多倍,現在收取一成的稅率莫非不該該麼?現在朝廷戶部幾近連官員的俸祿都快發不出來了,曾禦史身為朝廷命官應當對這類能增加朝廷支出的行動大力支撐纔是,為何反倒反對?莫非曾禦史你家裡也有人出海做買賣?不過本侯聽聞曾禦史但是本地花街柳巷的常客,非常風騷啊!”

“三十萬兩?”按察使塗宏亮收回了一聲驚呼,三十萬兩銀子可不是小數量啊,並且這還僅僅是廈門的海關,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加上福州、泉州、莆田等的海關那可就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了。

大明官員的俸祿非常之低,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是,下官等服從!”

待到世人散去後,夏大言等人才進了大廳後就看到楊峰在首坐上坐著,待到世人坐下後楊峰這纔對世人道:“諸位,本日本侯將諸位留下來是有點事要與諸位相商,同時也但願獲得諸位的支撐。”

“這個……”夏大言搖了點頭:“下官倒是不好估計。”

聽到楊峰竟然直言不諱的說他感覺三十稅一太少,以是海關的稅率要十稅抽一,曾培新差點冇被氣暈疇昔,尼瑪的,你還能在無恥一點麼?

三十稅一是甚麼意義呢?這個不消多說就是字麵上的意義,遵循比例來講就是百分之零點三的稅率,如果後代的企業也是遵循這個稅率來收稅的話估計統統公司的老闆能把鼻涕泡都笑出來,而十稅抽一也很好瞭解,那就是百分之十,比起三十稅一來高了何止數十倍,這麼高的稅率天然讓曾培新跳了起來。

說罷,楊峰獨自走進了屋子,隻留下一眾麵麵相窺的世人,夏大言、丁友文、塗宏亮等幾小我相互看了一眼後夏大言對身後的眾官吏道:“爾等都回衙門辦差吧,本官等幾人與江寧侯商討事情後再歸去。”

佈政使丁友文想了想說道:“下官覺得起碼應當有十多萬兩吧。”

盧光彪嘴巴張了張,最後還是冇有說話,夏大言畢竟是福建的一把手,他固然是福建總督兼福建海軍提督,但夏大言畢竟是他的頂頭下屬,並且海關這類東西畢竟是新肇事物,他也不好胡亂打包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