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這位高賢貴姓大名?”
“敢問諸君,今大漢紙價如何?”
“竹簡、綿帛,還是吾等謄寫身首用之物,吾已訂價三十五文,運通南北,街道巷市皆可購之,拓印書冊,均價不等,卻也運往南北,可供天下士人購之。”
“善。”韓融麵色大喜,“武鄉侯不愧漢室雋才,大漢複興,今後,全耐將軍之功。”
一時候,場中又有很多士人非議。
“那吾便先聽你解釋。”彆看禰衡一張毒舌,但仍舊有儒士的風采,甩袖落座到石階上,就這麼靜候著劉奇的答覆。
劉奇起家,麵帶淺笑,指著西北邊上,“石頭城旁,淮水入江口,吾已在那邊備下一船拓印書冊,約有三千冊,還請太仆北歸之日,待劉奇獻給陛下。”
劉奇饒有興趣地看著現在表示得不卑不亢的胡敏,“先生可知,你在此地暢所欲言,怕是不等先生回返壽春,家中老弱婦孺,便會為那袁公路所困。”
“那為何不獻給官府?”劉奇又道。
“某不敢受之。”
“便是天子近前,安東將軍也不欲獻上此物嗎?”圍著長街的人群俄然散開,一群穿戴儒士長衫,戴著官帽的士人行至近前。
胡敏朝著劉奇拱手一輯,“吾家中貧寒,倒是取不出那麼多的財帛將此物製出,供應天下士子。”
很多人捶足頓胸,歎惋不已,倘若方纔是他們開口喝斥,怕是這一長處就落到他們頭上了。
“吾來江東之時,已將家中老弱婦孺帶上,駕舟避開渡口,徑直南下,現在安設在城外。”
“士族、大富或可買之用之,卻冇法暢通於巷市之間。”
更有很多秣陵城內的百姓也忍不住皺眉,在他們看來,少將軍這是瘋了嗎?讓天子駕臨江東之地,那此後,這江東治下,是服從刺史劉繇的,還是服從天子劉協?
“吾來江東,在階劣等待半日,隻問將軍,此物,何不推行天下,讓世族豪門皆可用之。”
在場很多士子也紛繁點頭,的確,本身得了此物,如果自家財力不敷以自產經銷,便隻能獻給本地諸侯,以得犒賞。
“為何?”劉奇微微驚奇,忍不住問道。
“奇聞陛下意欲東歸洛陽,然洛陽已被董賊燒燬,天子,乃吾漢室之本,豈可無宮殿朝政,劉奇大膽,便在江東為天子構築此宮殿。”
胡敏滿臉龐大,“天子尚在長安,吾家中另有老弱,不能遠行,此物貴重,不能拜托彆人,而淮南之地,袁術此人,無需多提。”
劉奇臉上暴露幾分淺笑,“吾督造此漢紙,造價低於蔡倫紙十倍,然,三十文一張,是否能傳播於南北乎?”
劉奇麵色一驚,當即幾步走下台階,主動朝著白叟長輯一禮,“竟不知太仆至此,未曾遠迎,還請恕罪。”
禰衡連連稱是,他現在不過一介白身,豈敢和官居太仆的老儒韓融作對。
“本侯欲將此物製作之法贈送先生,不知先生覺得如何?”劉奇笑道。
“哈哈……好一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說著,韓融回眸看了一眼站在人群火線的禰衡,“興才這士子發問,我想,老夫也為爾解惑了吧。”
“其三,吾欲在江東之地,興建書院之事,便是為在各地郡縣,開設藏書館,不管世族、豪門,不管是飽讀詩書之士,還是目不識丁之民,皆可憑案牘身份,登記後,進館內瀏覽,若想借書,一冊一次,不過一文爾,爾等便可帶回家中,停止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