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龍騰_第一百三十二章 設謀定略搶先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殿下言重了,殿下見事了了目光高遠又長於設謀,此番更是親入敵境,不管氣度氣度膽量都令末將佩服,之時令媛之子坐不垂堂,不如便讓某將代殿下往那處走一遭吧。”趙匡胤起家言道,言中讚美之意非常樸拙較著,柴榮那一番設謀已然是絕大的助力了。

“殿下,趙將軍所言不差,進犯敵軍最不想遇見的就是這類沉穩之將,兵法雲:不成勝在己,可勝在敵。但似劉仁贍這般戰將很難暴露大的馬腳,強行攻之則我軍亦要支出很多的代價。”那很有儒雅意味的戰將此時也出言道,在此處他和趙匡胤已經相商很多次了。

“殿下安排公然奇妙,雖是暫不能用兵與此卻可亂江淮之民氣軍心,不過如果能撤除那清淮節度使劉仁贍則更加善矣,此人一去亦足抵我方增兵十萬!”右首大將點頭言道,在他言語當中將這白衣青年稱為殿下,此處乃是大周軍事重鎮,此人恰是郭威的義子柴榮!

李從嘉一到泗州起首便在府中與知府張弛一番深談,中午後泗州總捕梁興也到了臨時王府,城中四門則是貼上了公告,有關林村屠村慘案淮王已然命令期限破之,毫不會姑息養奸!三報酬此事商討很久,而在大周境內徐州府中亦有三人也在一邊品茶一邊議論。

“曹將軍文武雙全自有見地,不過此語但是汲引容了,南鄉子赤壁懷古皆是絕唱之姿,長河吟亦是精美絕倫,李從嘉此子與此處的才情確是非榮能夠同列,此番李璟將他封為淮王不過是向我大周示好,展其無用武之心,可所謂一次不忠百次不消,燕敬權之事就是前車之鑒,榮要一觀這李從嘉究竟人才如何,傳言又豈如親見?”柴榮聞談笑道,當日稱李從嘉不輸曹七步可與李太白相提並論亦非是過量歌頌之詞,此人現在但是坐鎮江淮的,對他的大計亦有很大的影響。

“哈哈,論氣度膽量榮不能與二位將軍比擬,但為父皇大業亦不會惜身,方纔趙將軍有言若能撤除那劉仁贍便足抵我方增兵十萬,現在那人之重怕也不在前者之下,若能勝利江淮之地便可讓劉仁贍孤木難支,亦是需榮前去方見其誠,冒上一點小風險求今後所得之巨倒是值得。說不得此次前去江淮,還可一見那江南第一才子的風采。”柴榮開朗的一笑,他前去江淮是要見一名對大周大唐都極其關頭的人物,當日在宮中郭威已然允可此事,他自是絕對不會半途而廢的。

“殿下謬讚了,那劉仁贍十六歲便投身軍中,有四十年之戰役經曆,且自下而上軍中事物非常諳練,觀其用兵雖是稍欠奇謀倒是勝在穩正,所謂重劍無鋒我大周要進逼江淮之地此人必扼守勢,更能將慎重二字闡揚到淋漓儘致,如此想要勝之談何輕易?如果可設謀對之當是上上之策。”趙匡胤聞言先是謙遜一句,隨後出言倒是極其當真。

大周對江淮虎視眈眈淮王心中天然曉得,不過柴榮為此處心積慮提早佈局卻非他可知了,此時一到江淮便遇奇案,千頭萬緒還要他漸漸解之。這內憂已是紛繁交叉,現在又是內亂在側,柴榮之謀趙匡胤之勇,李從嘉心目當中的這兩個大敵共同起來更能見其能力!泗州城中正與張弛梁興商討屠村案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