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末年風雲錄_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慶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高行周在郜都,慕容彥超在鄆州,符彥卿在充州,他們都是極有權勢之人,朝廷要移調他們,倒是天經地義。折從阮為府州豪強,更應當移鎮。楊信不過是承父蔭做上了節度使,因為他父親楊光遠的啟事,此人一貫低調,在安州也很有善譽,隻是在鎮有很多年代了,移鎮也理所當然。至於武行德,彷彿在鎮州也不太久,何況此人資格甚淺,也從未傳聞有讓朝廷顧忌之處。可命我們侍中也赴朝上壽,這倒讓老夫難以瞭解,可貴我們侍中隻是烘托?”

“回劉叔,此次受命赴朝向陛下祝壽的,有郜都留守高行周、天平節度使慕容彥超、泰寧節度使符彥卿、昭義節度使常思、安遠節度使楊信、安國節度使薛懷讓、成德節度使武行德、彰德節度使郭謹、保大留後王饒。彆的另有府州折從阮。”鄭寶回道。

“侍中是禁軍大將,被人以為是楊、史、王、郭四大臣一係的人。陛下要郭允明來傳中書敕令,怕是另有圖謀,侍中不成不防!”沈義倫猜想道,“瓚大人如此叮嚀,怕也是如許想的。”

韓奕疾惡如仇,恨不礙手刃天下贓官貪吏,劉德常常勸他為自家宦途,對與本身並無切身糾葛的不伏侍,視而不見。

“朝廷如此做,是為製止諸鎮尾大不掉之故,並不出人料想。”沈義倫道,“正如侍中大人所言,管理一方雖要得人,但更要持之以恒,善政豈能半途而廢?何況我洛陽乃西京多數會,物產敷裕,非他鎮可比,拱手讓於彆人過分可惜了。”

“侍中比來風頭太盛,太惹人諦視。你覺得你這諫表一上 朝廷就能幡然覺悟?”劉德不為所動,又道,“那劉妹劣跡,朝廷並非不知,隻是念著他昔日的大功,姑息他罷了。侍中何必做那無勤奮?朝中諸公、禦史,各地節度、刺史、察看,莫非就你韓奕一人復甦?”

“瓚少尹正陪著朝廷使者。”鄭寶想了想回道,“聽咎大人叮嚀說,此人是茶酒使郭允明,須謹慎對付!”

“侍中大人,自鞏縣任村沙穀,至鄭州河陰瓦亭子,並汜水關北通黃河接汴水,凡五十一裡,近萬民壯,一個月完工。考慮洛水水量有限,遵循大人的安插,沿途規置三十六陵為水匿蓄水,水少時放水以助通舟,若趕上非常乾旱的年份,可自此汜水關壕池,引黃河水佈施。”

“若果然如順宜老弟所言。侍中怕是獨一的受害者。你以弱冠之齡,位兼將相,已為世人所諦視,但你根底實淺。陛下恰是看中了這一點,你如果果然與權臣生隙,讓陛下有可乘之機,將你拉攏疇昔,讓本身把握一支可觀的兵馬。你即便是猜出了陛下企圖,冇有入了騙局,陛下也達到了目標,因為權臣們再也不會如之前那樣信賴你重用你。”劉德滿心憂愁地說道,“隻是陛下如許做,莫非不怕惹權臣們發難嗎?”

遠遠地,劉德與沈義倫二人就看到韓奕停在野地裡,不知甚麼時候鄭寶帶著滿麵塵色,單騎從洛陽找了過來,正在跟韓奕說話。

“劉叔,朝廷下了敕令,命我嘉慶節赴朝!”韓奕對迎上前來的劉德說道。

“我鎮洛陽,懲貪罰奸,寬民濟貧,規複具生,又修水利與漕運,統統纔剛有轉機,便要奉調分開。問政時短,如此管理一方,我縱是有通天之能,也無補於事。”韓奕撫腕感喟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