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末年風雲錄_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白如虎勃然大怒:

雖已是枯水季候。沁水河這條南越太行終究注入黃河的河道仍然寬廣。擁堵在渡口的鎮北軍成了遼兵肆意進犯的獵物,遼兵的箭矢嗖嗖地往人多處飛去。

“鎮北軍都批示使向將軍麾下吐渾營批示使白如虎,受命護送兩千沁水百姓至此,要求入城!”白如虎挺起腰桿,衝著城頭再一次大聲疾呼。

“吐渾營將士臨時退後,讓百姓先入城!如有異動,不分敵我。格殺勿論!”

身邊的丁壯立即驚駭地各持刀箭,對著白如虎。

橋頭一片混亂,不時有人不慎落水,在水麵上浮浮沉沉,存亡難料。而相互踩踏更是減輕了混亂與發急。

“哈哈。老夫不過是一個酸儒,讓白批示使笑話了!”劉熙古開口大笑,這舒緩了他連日來嚴峻的情感。

身受數創的向率著本身最信賴的精銳牙隊,繞過混亂的人群。直奔威脅最大的那隊遼兵,向遼兵建議猖獗的一擊。

電光火石之間,遼兵倒下了三十來個,遼人見這支精銳的周軍過分英勇,本能地向後急退,前隊今後急退小後隊冒死向前,前後撞在了一起,自亂陣腳。

城頭上沉寂下來。無人說話,如死普通地沉寂。

“將軍,快走!遼人彷彿在上遊河淺處渡河!”部下們催促道。

這個聲音既刻毒無情,又不容回嘴。

“不敢笑話大人,我隻是感覺大敵當前,不能丟了自家銳氣。就像我們鎮北軍,這半月以來幾近是被遼人追著打,不過那又能如何?我們越打士氣越高,因為我們每死了一名弟兄。我們對遼人的仇恨就多了一層,這仇結得太深。想忘記都不可!”

一隊人馬簇擁著一個身著戎裝的中年人劈麵走來,這位看上去像是本城主事人的中年人在白如虎破口痛罵之前搶先說道:

七消春佳節!際,祝泛博書友,奇蹟兔飛猛講。前兔亢!圳

天方纔亮時,吐渾營批示使白如虎早早地醒來,登上了端氏城頭。

“我佩服大人的箭法與手腕小不過卻不喜大人過分悲觀。我是粗人。不懂甚麼大事理,見到遼人,固然將遼人宰了便是!”白如虎不滿道。

腰上佩帶的一根鐵銅已經握在了手中,向將鐵銅高高的掄起。狠狠地砸在逼上前來的遼兵。

兩邊亢奮地搏殺著,口中收回野獸般的吼聲,這個知名渡口讓兩邊都支出了慘痛的代價。

“我澤潞百年來久經烽火。民風剩悍。可戰之士多不成勝數。我城中精乾亦不在少數,老夫死不敷惜,隻是擔憂一旦失守,讓百姓慘遭遼人毒手。”劉熙古道。

“遼人勢大,我軍難以速勝。前日沁水縣已經落入敵手,蒼存亡傷不下三千餘人。不過目前也隻傳聞沁水一縣慘遭毒手,大人不消太擔憂。向將軍眼下應當正在沁水河一帶作戰,我來時曾向向將軍發過誓,明晨他若不來此地相會,我必會率軍出城策應他。”

“鄙人此前曾得知,潞州方麵戰事從未停歇過。韓相公恐怕一時難以脫身。”白如虎照實地答道。

一股腥臭古怪的氣味滿盈開來,乃至在向浴血奮戰,支出慘痛代價,終究勝利撤到沁水河東岸時,這類氣味仍充滿著向的鼻孔,揮之不去。

劉熙古隻得道:“明日你會獲得充足的箭矢與乾糧!”

劉熙古想了想道:“鄙人覺得,白批示使不如留下來幫我守城更安妥一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