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沉思了起來,郭威微微一笑,欠著身子問韓奕道:“韓將軍有何高見?”
“壯哉!”郭威猛拍了韓奕的肩膀。
轅門俄然大開,郭威領著大小將校數十人奔出營地。韓奕趕緊上馬,帶領部下呼延弘義等將校迎上前去,半膜拜道:“稟太尉,末將韓奕率鄭州義勇軍馬步四千五百人,前來聽令!”
風雲際會,恰是在郭威平三叛的帳下,韓奕才真正踏入了權力圈。
“郭公談笑了,張兄末將也曾見過,就是郭公外甥重進兄,末將也稀有麵之緣。能與張、李二位結好,末將求之不得。”韓奕回道。
“三賊同叛,雖是趙思綰首叛,但以兵力、財力及罪惡大小計,實以李守貞為盟主。擒賊先擒王,若拿下李守貞,趙思綰與王景崇天然就冇了膽氣抵當我王師天威。再者,先攻李守貞,也讓趙、王二賊失了從河中獲得援兵的希冀,好一網打儘。”扈彥珂回道。
“郭某老了,將來還需看你們年青人。”郭威鼓勵道,“比方那李守貞,固然號稱驍將宿帥,但為人過分傲岸,他視我郭威為掉隊,覺得可欺,殊不知驕兵必敗。我郭威勉為樞密使,領兵平亂,毫不會效仿李守貞之輩,輕視爾等掉隊,子仲莫要令老夫絕望。”
“末將覺得,應先攻河中李守貞。”扈彥珂語驚四座,給出了一個分歧的建議,世人側目。
郭威感到驚奇,不過聽韓奕這麼說,心中非常歡暢。馮道曾建議他要多賞部下,博得軍心,郭威忠厚地實施。不過他皋牢韓奕,倒是發自本心,韓奕非論是公事、私事,還是為人、見地與手腕,是到處讓他感覺歡樂。
“謝太尉!”扈彥珂與韓奕二人趕緊出列拜謝。
四千五百懦夫的呼聲,地動山搖,雷霆萬鈞,豪情滿懷,江山為之變色。四周山野裡的鳥雀惶恐而飛,隻留下義勇軍豪放的吼聲在空曠的六合間迴盪。郭威帳下將校悄悄讚歎,名不見經傳的義勇軍的士氣讓人刮目相看。怪不得,郭威以當朝重臣身份,卻親身出營驅逐一個戔戔防備使。
韓奕轉頭看了看本身的部下,弓刀各在腰,固然怠倦,卻都挺起胸膛,踩下落葉與衰草,迎著蕭瑟的秋風果斷向前。郭威的數萬雄師臨時駐紮在陝州城外,連營十餘裡。
韓奕卻翻身上馬,耀兵於義勇軍前,舉槍高呼道:“太尉為帥,此戰必勝。我義勇軍兒郎,願為太尉前驅。郭太尉劈麵,爾等願聽太尉軍令嗎?”
“嗯,兼聽則明,請彥珂詳言來由。”郭威微微頜首,鼓勵道。
韓奕起家拜道:“當年先帝聖駕至洛陽時,我義勇軍諸校始知郭公之高義厚重,今隸於郭公帳下,願為知己者死!”
考慮地韓奕是年青掉隊,郭威殷勤地引河中行營都擺設白文珂,都虞侯劉詞,客省使閻晉卿,昭義節度使常思,鎮國軍節度使扈彥珂,另有郭崇威、曹威、白重讚、李榮等大小將校,包含郭威大舅子楊廷璋,與韓奕相認。這當中,有的人如劉詞、李榮等與韓奕有過一麵之緣,世人酬酢了一番,隨郭威入了大營。
“末將也覺得如此,李守貞所恃者唯河中堅城罷了,他若敢出城,我軍便好擊敗他,故李守貞隻能龜縮河中,以逸待勞。既然朝廷有詔命先援趙暉,先將李守貞放在一邊,敗蜀人,拔鳳翔,再滅長安趙思綰,徐後調集全數兵力,再去剿除李守貞就輕易辦到了。”老將侍衛步軍都批示使充河中行營都虞侯劉詞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