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末年風雲錄_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慶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令公父老,長輩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令公劈麵,韓某班門弄府罷了。”韓奕謙遜道,“本日聽的折氏諸位豪傑的高論,我等兄弟長了很多見地。若國朝再多幾位如府州折氏如許的豪傑,遼人何懼?”

洛水河,如既往地長流。生生不息。 一座石橋雄跨洛河兩岸,名曰天津橋,這本來是一座建於隋大郜年間的鐵索浮橋,唐時改建為石橋。重修過的天津橋更加顯得宏偉,它高出洛河南北,北與皇城的南門、端門呼應,南與長七裡一百三十步寬百步不足的定鼎大街相接,為洛陽城南北之通衢。

“遼人蕃族,婦孺皆可策馬控弦,非中原人可比。其族人又渴冰雪,耐溫飽,長於長途奔襲,且不以敗北為恥。凡遇戰倒黴,諸部逃散百裡外,複又聚合,再行襲來。可謂是難以一戰而平,煩不堪煩,

當折氏家屬都洗漱一番後,韓奕已經籌措了數桌豐厚的宴席。宴席就擺在園子當中,韓奕冇有請彆人。除了本身義社兄弟,就隻要劉德、咎居潤、沈義倫、鄭寶與徐世祿五人。

“嘉慶節還早,令公可貴來我洛陽。不如在我洛陽多住幾天。過幾日,晚,輩與令公一起赴朝如何?”

“以眾欺寡罷了!”韓奕擺了擺手,話鋒倒是一轉,“不過,我義勇軍縱是麵對十倍勁敵,也毫不會將後背讓給仇敵!”

“周德威智勇雙全,其帥才近世罕見能比者,老夫年青時也曾敬慕過周帥,隻可惜無緣熟諳。”折從阮道,“我與侍中雖是初識,但徹夜聽侍中這一番見地,老夫佩服了。”

折從阮心下思考了一番,此中隱情一想便知,他不好多說,正要安慰幾句,那一邊蔡小五與折德展二人雙雙停了下來。

“多謝韓侍中!”折從阮拱手道。

“如果折某輸了,就請蔡兄弟再飲一筋,如何?”折德展介麵道。

“李守貞叛時,遼人尚未有所異動。現在李守貞被誅,遼人又蠢蠢欲動起來,侵入貝州境內,樞密使郭公不得不率軍北上。”折從隊,道。“恕老夫直言,以我朝兵力,恐怕難以規複幽薊,唯有令其知難而返罷了。”

折從阮道:“不瞞劉押牙,老夫固然也是如此以為,但君命難違。折氏以武立家,但以忠勇立世,豈能方命不遵?”

“那是何人的府第?比韓侍中的宅院大多了。”折德展問道。

“令公與貴支屬,先梳洗一番。鄙人已經命人籌辦了宴席,為令公拂塵,令公鞍馬辛苦,明日無妨再歇息一日,後日我再陪令公旅遊一下洛陽名勝。鄙人已經安排了一班伺傭,令公在我洛陽所需,固然向下人們號召!”

鄭寶神采自如:“小弟的諸位兄長箭技,遠超越小弟。趙大哥謬讚了!”

“小弟正有此意!”蔡小五安道。

“朝廷欲將我移往他鎮,故而舉族赴朝。”折從阮道。

折從阮察顏觀色,見韓奕兄弟八人聽得非常當真,驚奇道:

“高饃翰稱得上是遼人一等一驍將。掌管精銳的皮室軍,貴軍莫非曾與其交兵過?”折德展頗感驚奇。

“凡與遼人戰役,須選險要之地。備勁弩居高臨下,削其前鋒,令其發急,另遣一軍斷厥後路,如此百戰不爽。如若在平坦之地與之逆戰。常常十戰九敗”

“哈哈!”二人相視大笑。

“鄭老弟,好箭法!”趙處耘擊掌讚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