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末年風雲錄_第六十四章 吳鉤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以史為鑒,能夠知興替。不過,這世人真有幾人能夠看破浮華背後的危急?當汴梁的郭威還在跟宰相們計算如何才氣多省出點錢的時候,隻要在這金陵城,才氣整日裡享用醇酒美人和錦衣玉食。

“遊是遊一番。”韓奕拱手稱謝道,“鄙人姓韓,名奕,初到貴地,承蒙關照,多謝了方纔聽中間自稱姓李,你是我熟諳的第一個金陵人,不知李老弟大名,可有表字?”

從而後,“王與馬共天下”,但南渡的人們念念不忘北伐中原,有人聞雞起舞,擊楫發誓,但終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空留一條烏衣巷,讓先人憑弔懷古,發思古之幽情,世上便多了很多傳播後代的絕好詩篇,另有書聖王羲之的不朽筆墨。

“大哥,你返來了?”方纔與韓奕熱烈扳談的年青人親熱地的叫道。錦衣男人卻對他冇有好神采:

“哼”李弘冀鼻孔冷哼一聲,道,“算你明白事理。縱是你們北人戰馬橫野,也休想越我淮水通途。你如果回到汴梁,奉告你家仆人,就說我李弘冀在東都江都府(揚州)有钜艦雄師,練習充沛,兵甲齊備,正盼著邊疆有事之時”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金陵,不管它曾經、現在的豪華與昌隆,它必定是一座悲城。這是它的宿命。

六朝如夢,俱亡矣,唯有不廢江河萬古長流。李太白至此,尋古探幽,也不由感慨地寫道:

“這位大人,怕不是我朝之人吧?”年青人見韓奕瞥來的目光,獵奇地主動搭訕問道。

“使者謙善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我金陵雍容貴胄,以天下為懷,笑迎四方友朋,定會讓使者賓有至如歸之感的。”年青人答道。

“大哥經驗的是,小弟知錯了”年青人垂手服從,在那錦衣男人麵前,如一隻和順的羔羊,不敢說一個“不”字。

“哦”年青人輕聲迴應道,微微頜首,倒是一副理所當然的神情,他俄然指了指趴在船弦邊的扈蒙嘻笑道,“這位大人彷彿暈船呢要我說,多坐幾次舟船,就不暈了。”

韓奕大吃了一驚,因為那人一語道破本身在大周的爵位身份。

江寧府金陵,在韓奕等從北方遠道而來的客人看來,這座石城虎踞龍蟠,真帝王之宅也。

傳說中,這座城池王氣太盛,楚威王滅越後,就埋上令媛以鎮王氣,以是便有金陵的城名。也有人說,埋金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不但如此,始天子以為埋金仍難以讓他放心,就挖了條秦淮河,試圖斷了此城的龍脈。當然亦有另一種說法,《說文解字》中有雲,陵,大山也,本地有座鐘山,而鐘山的泥石,遠看呈紫金色,因此人們便稱這座古城為金陵。

船埠上等著過江的商旅,踮著腳,急不成耐,短打扮的行腳丁夫則是忙著攬活,四下裡熱烈非常。乃至有人趁此機遇,從一條船跳到另一條船上,當場做起了買賣,兜售著買賣。這裡到處流露著安寧與富庶。

“哎,我是馬背之將,隻會騎馬射箭,久聞東平公長於編練水陸二軍,韓某豈敢班門弄斧呢?不瞞東平公,鄙人現在最想做的事,便是儘早登陸,腳結壯地了。”韓奕道,又指了指本身的副使扈蒙,“方纔六皇子也看到了,我的副使暈的天昏地暗,冇法在船上安身。看來,我們北人天生就分歧適行船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