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末年風雲錄_第七十三章 驚濤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韓奕吃了這一嗆,心中倒是一驚。A

“傳聞草原上,最講究以力服人,以武折人。蕭使者如果不平,你我能夠比齊截下刀箭工夫,不死不休,如何?”韓奕再次喝道。

正逢天子李璟大壽,客歲又降服湖湘馬氏,開疆擴土,國勢正盛,臣子們感覺有需求大肆慶賀一番,誇耀一下國度的強大,裝點著國泰民安和天下承平。而來自各地州縣的報告表白,江南各地又多了無數吉祥。

“微臣詞拙,不若陛下之‘小樓吹徹玉笙寒’,陛下此句,必將傳播千古”馮延巳道。“小樓吹徹玉笙寒”之句,出自李璟邇來的佳句,而那“吹皺一池春水”本就是馮氏對勁之作,馮延巳自歎不如,這是變相拍李璟馬屁。

“那又如何?”蕭隆挺胸問道。

皇宮外的一聲悠長的唱諾,韓奕等使節順次就班,跟著導引官員前麵,穿過翠柏環抱的長廊,往大殿走去。

“不敢、不敢”

一股大國氣象的場麵立即閃現在韓奕等人的麵前。都麗堂皇精雕細琢的大殿中,九條合抱柱上各雕鏤著一條金色蟠龍,栩栩如生,不怒自威。殿中長年燃著龍涎香,宮中長年采辦的外洋奇香就有三十五種之多,巨柱間坐滿了宗親與大臣,一片紫、緋。

這位漢名叫蕭隆的遼使是前天到達的,傳聞國老宋齊丘親身出自郊野,親身陪著遼使日日宴飲,好不熱忱,跟韓奕遭到的報酬有天壤之彆。

“外邦使臣……順次入殿……賀壽”

“遼國使臣覲見”

“奉大周天子陛下欽命,為大唐陛下賀壽。願唐國陛下:壽比南山不老鬆,福如東海長流水。”

“陛下,臣願為周使磨墨”

除此以外,另有交趾、占城、西南羅蕃、高麗等外洋使臣,好一個萬國朝賀。

就在群臣紛繁循名譽去,隻殿廊柱前麵站著一個緋衣官員,蓄著一副美須,年紀不小,但卻身材苗條,麵如冠玉,站在眾臣當中卻有鶴立雞群之態。

俯及七月之初,寔為載誕之日。盍存嘉號,式紀休辰。伏以乾雲發源,萬物質始,以聖繼聖,謂之大明。

宋齊丘是個老狐狸,用心轉移衝突,如果讓遼周再反目,那就再好不過了。蕭隆畢竟是遼人,容不得彆人揭短,聞聽宋齊丘此話,立即大怒,揚言道:

“這是馮卿的新作嗎?”李璟問馮延巳道。

“無聊之作,讓陛下見笑了。”

“馮卿的詞,天然是不錯的。不過,這吹縐一池春水,乾卿何事?”李璟用心問道。

李璟臉上俄然含著一絲含混的笑意:“朕偶得一副肖像,傳聞這出自韓侯之手,不知是否確有此事啊?”

“中原漢兒國,向來不敢與我大遼懦夫正麵交兵,刁滑狡猾,幸運獲得小勝罷了。我大遼也隻不過調派了小部落的兵馬,精銳未出,便讓中原漢兒傷筋動骨舉國迎戰。哼,假定我大遼舉國南下,以我大遼騎軍之迅猛善戰,旬日可抵汴梁”

“陛下,小使出身軍伍,之前常於行軍兵戈當中可貴偷閒,是以染上了一個弊端,那就是必必要有一名緋衣高官為小使磨墨”

第七十三章 驚濤1

韓奕站在廡下,遠遠地看著南朝朝臣、藩帥與軍將分班順次入賀,聽著一波又一波的歌功頌德聲從金鑾裡傳來,自辰至午,冇完冇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