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末年風雲錄_第一卷 亂世何處是吾鄉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就怕這仇報不完哩。”馮奐章在一旁感喟道。

“鄙人本籍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家叔祖便是當朝宰相馮公。”馮奐章道,他話音未落,就引發朱貴的冷哼聲,“本來是馮道馮宰相之侄孫,眼下那馮宰相怕是在汴州城中,與契丹主對飲呢。”

待他喝完,韓奕取出那天剩下的半隻兔腿遞給她道:“我曉得馬血的滋味不好,你嚼嚼這個,去了口中的腥味。”

朱貴仰起脖子,舉開端盔,往肚子裡倒,然後又抹了抹嘴角的血跡,呼道:“痛快!”

“這是為何?”呼延不解。

劉德與馮奐章麵前一亮,紛繁道:“好詞!”

“忠臣?”朱貴在一旁道,“馮兄弟想做誰的忠臣?”

鄭寶道:“你這個大笨伯,我哥哥纔是!”

朱貴恥笑馮道,倒並不是專門不恥馮道的風俗性投降,而是仇恨朝廷的高官們。馮奐章臉上白一陣紅一陣,抬不開端來。

“為何?”呼延氣呼呼地瞪著韓奕道。

“我們快去救人哩!”呼延等不及了,操起大刀便衝要上前去。

世人一個接一個地將彆的兩匹戰馬殺掉,將統統的皮郛裝滿,呼延又籌措著人手脫手割馬肉,他不敢生火,隻能胡亂地每人分一塊生肉。

“一來大師能夠喝馬血充饑,二來冇有了馬,身上另有馬肉做的乾糧,民氣才氣安寧。要知一小我上路,過分傷害,冇有單獨逃脫的機遇,大師就隻能抱成團。”韓奕道。

提到這個天下的父親,韓奕不由傷感:“子欲養而親不在。”

韓奕道:“鄙人早有此意,隻是家父當年在貝州死於韃子之手,不報了血仇,豈能輕易苟安,枉為人子?”

“殺啊、殺死契丹韃子!”

“喝了它!”韓奕將剩下的馬血遞給鄭寶,號令道。

“父老為尊,鄙人不敢勞您老如此稱呼。”韓奕道。

契丹人倉猝勒馬張望,隻見麵前有一片樹林,長滿了鬆樹和灌木。隻見呼的一群飛鳥撲騰撲騰地飛起,樹林前麵煙塵飛揚,那是韓奕等人用樹枝拖地。又有兵器碰撞的聲響,契丹人疑有多量晉軍殺奔而來。

“跑遠了!”韓奕指著契丹人的背影道,“契丹人騎著馬,來去自如,他們想打就打,想停就停,想跑就跑,我們怎能追上?再說他們有一百馬隊,你覺得我們能阻擋住他們?為了一小我,我們搭上兩百條性命,值嗎?”

世人決定南奔,繞過鄆州,去南邊的兗州碰碰運氣。

遠遠的,那追捕者的越來越近了,俄然有起此彼伏的大聲呼喝:

“你如果不喝,我就不帶你上路,將你丟下。”韓奕威脅道。他話未說完,鄭寶就奪過了頭盔,仰起頎長的脖子,咕嘟咕嘟地飲上馬血。

世人聽他叮嚀,有力量大的扛上這位懦夫冒死地奔馳,那匹戰馬已經躺在地上吐著白沫。呼延在身後笑罵道:

越往南走,碰到更多的流民,流民傳來動靜,契丹兵已經入了汴都地界,契丹主耶律德光在晉將杜威、李守貞的指導下正在南下,此時是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的十仲春。

呼延又一次找到了當首級的興趣,一起上不斷“招兵買馬”,走出五十裡地,部下已經有了兩百來號人。依韓奕的建議,呼延又一次自封為批示使,韓奕回絕呼延封給本身的“大官”,他牽著坐著鄭寶的馬,有一搭冇一搭地說話,逗鄭寶高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