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_第二十五章 約四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中間的趙普卻說道:“王爺聖明呀,仁者治國講究仁、義、禮、智、信,治軍,講究智、信、仁、勇、嚴,當是如此。”

範質喝了口茶,持續說道:“當今天下,外有契丹勁敵覬覦,內則藩鎮淋漓,大晉擅開邊釁,激憤契丹,當今雖小敗契丹,但依我看契丹亡晉之心不死,必將南下,到時大晉恐怕就難以支撐,天下恐有土崩崩潰之勢。鄙人請王爺行仁主之風,學堯舜之襟懷,不愛財物,不尚豪奢,莫使天下供一人,廣開言路,善納勸諫,即便說的不對,也不要弁言罪人。任用賢才,則不問出身。”

這話一落,馬雲、趙普等人驚詫了,一二三,提了這麼多前提,馬雲也一一承諾了,眼看頓時就要舉杯慶賀:合作鎮靜了。最後範質來了這麼一條,合著剛纔說了半天,那都是白說啊。

這下李驤、趙普臉上都有些不悅,馬雲卻淺笑道:“小王,承諾先生這條。”馬雲心道:大舅子,你可不能說我不幫你啊。

這段話半文半白,馬雲也就聽了個大抵,不過他還是感覺範質說的也挺對的。因而馬雲點頭說道:“這一條,小王承諾你。”

李驤說道:“當今天下動亂,‘尊孔平賊’,要靠全軍將士的血戰,這個時候對軍官嚴格考覈,恐怕傷了將士的進取之心。”

究竟上趙普這話誇得是稀裡胡塗,馬雲剛纔是把題目給混為一體,趙普那看似是把這題目重新作答,並且答得很明白,很清楚,很典範,但是是典範的所答非所問。範質竟然就如許承認了,讓馬雲內心也是一喜。

範質嘲笑一聲,說道:“如果不嚴格考覈武將的升遷,那麼就算討平了天下,還不是一樣的藩鎮盤據,隻不過是變了變盤據者的姓名罷了。既然如此,王爺又何需求掃平天下呢?鄙人還是阿誰觀點,必然要節製武將。“

範質接著說道:“當今天下動亂的本源,能夠提及自唐玄宗設節度使,賦稅、監督、統領權柄儘入其手,而又冇有甚麼節製,這節度使常常就變得目無君上,飛揚放肆。而此中節度使常常武夫居多,更是鮮廉寡恥,下苛虐百姓,上逼迫君父。鄙人請王爺,將來罷節度使之職,置文官於軍隊,行監軍之責,由文官掌樞密院,賣力考覈武將升遷,軍隊的賦稅也應由朝廷賣力,不能有武將擅自征集,軍隊的擴大彌補,也應上報朝廷,由朝廷裁斷節製。”

範質頓了頓,又說道:“另有最後一條,鄙人固然鄙人,學問文章也不敷練達,但嶽州這百裡之地,卻也不消鄙人來辦理,如果王爺能在三個月內弄到個四五個州,那麼鄙人自當肝腦塗地,湧泉相報。不然,請王爺承諾鄙人自在。”

這段話,馬雲聽明白了,就是勸本身要儉仆馴良於用人。馬雲又偷眼看了一眼趙普、李驤他們,見他們也是紛繁點頭,因而他又點點頭。

馬雲聽的有點愣了,範質這段話讓他想起了他大舅子馳名的“杯酒釋兵權”,宋初趙匡胤彷彿就是這麼乾的,當然就宋朝初期來看,這個政策冇有甚麼弊端,畢竟武夫當國亂了一二百年了(從安史之亂算起),恰當的節製武將也是應有之義,隻不過厥後宋朝做的有點過分了罷了。

範質氣勢彷彿一窒,氣呼呼的坐在一旁,不再說話,隻是拿眼睛看著馬雲,馬雲淡然一笑,道:“兩位先生,說的都有事理,如果將來。。。這節度使一職嘛,小王是必然要裁撤的,不過軍隊保持必然的戰役力,是國度穩定的根本包管,過於的消弱武將並冇有甚麼好處。畢竟玄宗之前,大**隊根基上是所向披靡的嘛,當時也不見得就把武將給一貶到底。既然我們要尊孔教,不如參考參考漢朝、唐朝,以及曆朝曆代對武將的統領法律。總之,必然要做到尊孔教,有法可依。賢人是如何做的,我們就如何做。範先生,你感覺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