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忙說道。
葉知秋擱下茶盞,開門見山的問道。
“方纔貧道與門人在雲頭之上趕路,忽聞道友歌訣奧妙高深,似有無窮道韻內涵,不覺便被吸引,凝神一番諦聽,才知與我教門典範很有類似,便冒昧前來相見,一者扣問這歌訣啟事,二者也是猜想道友與我教門有所交好,便來見禮,還請道友不吝見教!”
世人在崖壁之前站定,葉知秋見得那道人雖身附峭壁,身形騰空,卻泠然不懼,身輕體健,模糊可見一道雲氣迴旋在周身,便知他乃修士,非是凡俗,因而上前一步朗聲喚道。
因而,一行世人由那天風子前頭帶路,一道往排雲峰天風崖而去。
葉知秋自無不成,他雖想要問明歌訣啟事,卻也不急於一時。
葉知秋見他精氣興旺,知其有所根底,已是煉精化氣之境,便取出三丸培元養氣丹遞了疇昔,笑道。
那天風子也不躊躇便將事情來龍去脈細細說於世人聽。
世人遁光疾,不過半晌便來觀前,方自站定,便見一個道童從觀中迎了出來,那天風子上前與那童兒分辯幾句,便將他帶至世人麵前,一一拜見,這道童乃是天風子門下的徒兒,名喚清風,原是這雲嵐山腳獵戶家中子,前些年因山中獸患,他一家性命儘喪獸口,得虧天風子外出行腳路過,被其哭聲吸引,這才適時將其救下,帶回觀中扶養,收做衣缽徒兒,師徒二人相依為命多年,豪情深厚,儼如父子。
“你個頑童還不謝過前輩!”
“多謝前輩!”
又對那清風道童叮嚀道。
那清風道童見得自家徒弟同意,這才歡天喜地的接過丹丸,口中連道。
“無妨,本日貧道與門人冒昧前來叨擾了。”
那清風道童回聲而去。
“此丹喚作培元養氣丹,雖不是甚麼寶貴丹藥,卻也是我教門祕製丹丸,養氣培元,固本強精,最是合適夯實根底之用,且贈送師侄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