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易點頭髮笑:“天下第一?我要這個名頭有甚麼用?你還是留著自用吧!”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拔出樹乾中的長劍,道:“我從山東到陝西,再到兩廣,又到了現在的金陵,千裡追凶,現在凶手已經伏法,我便不再逗留,但是我過,我要拿兩人的首級前去祭拜亡人,現在歸二孃、孫仲君的腦袋我要拿走!”
楊易見他在比鬥當中,收劍就收劍,涓滴不見狼藉,又見他挺身持劍,淵停嶽峙,宗師氣度公然不凡。當下撤掌笑道;“好劍法!公然是神劍仙猿,名不虛傳!”
黃真是穆人清的大弟子,與歸辛樹歸二孃乃是多年的友情,現在見到楊易殺了歸二孃與孫仲君,固然明曉得歸二孃兩人論事理,實在該死;但是事理歸事理,豪情歸豪情,如果於己無關,即使死了一千個一萬小我,黃真也隻是感喟幾聲感到驚奇,可現在死掉的是歸二孃與孫仲君,黃真怎能無動於衷?是以對楊易這位殺人的真凶,心生殺意。
但聽到楊易竟然要將兩女的頭顱拿走祭奠,穆人清再也忍耐不住,拔劍而起,要禁止楊易。
楊易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在洪家村過,必將凶手首級帶回亡人墳前祭奠,既然了,就得做到!”話間,閃身到了歸二孃、孫仲君屍身麵前,就要將兩人的腦袋撿起來。
穆人清見他收掌凝立,身如臨風玉樹,端凝若山,心下詫異非常:“我隻曉得我幼徒承誌是天生的武學奇才,冇想到楊易此人比承誌更加了得,觀其春秋,比承誌還要上幾歲,如何有這麼高的功力?他便是從孃胎裡開端練起,也不該有現在的本領啊。”
穆人清號稱天下第一人,但在楊易麵前,一身工夫倒是發揮不開,到處落於下風。
穆人清動了真怒,“安敢如此!”
穆人清正在深思間,旁觀的袁承誌道:“我師父年齡已高,筋骨不比當年,楊兄如果想要比鬥,我替師父接了!”
此時木桑道人走上前來,看著楊易一臉的不善:“中間年紀,殺性如此之重,的確駭人聽聞!我便是久在藏區行走,也能聽到關於你殺人如麻的事情。你歸二孃她們濫殺無辜,我問你,你殺的人比她們多了何止百倍,莫非你殺的人就冇有一個是無辜的?”
遠處袁承誌見狀大驚,身形明滅間,已經到了兩人麵前,“師父,您先歇一會兒,待徒兒代你與此人比鬥!”
袁承誌、黃真上前搶攻楊易,黃真號稱“銅筆鐵算盤”,手裡的兵器就是一杆判官筆,一個鐵算盤。這兩個兵器古裡古怪,招法希奇,而袁承誌本來來雨花台是為了赴二師兄之約,不敢照顧兵器,隻是目睹楊易如此凶悍,便從啞巴手中接過金蛇劍,與黃真夾攻楊易。
木桑道人見他神威凜冽,獨鬥華山穆人清、黃真、袁承誌三位妙手,猶自不足暇對本身話,一身工夫,當真是可驚可怖。又聽他話斬釘截鐵的語氣,猜想此人所定然不假。
便在這時,世人聽到楊易又道:“殺官兵一萬七千四百九十三口!”
穆人清喝道:“承誌,你不要插手!”
這時楊易哈哈大笑,仗劍疾行,放過穆人清,一頃刻到了袁承誌、黃真麵前,劍如白練,將兩人圈在此中。
楊易殺了歸二孃、孫仲君,早已經與華山派結下了大仇,隻是因為楊易站在道義一邊,穆人清即使肉痛難言,但因為自家理屈,找楊易報仇的話是不管如何也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