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擎天見鐵鏡心與於承珠態度親熱,心中不快,忍著不發,反而哈哈笑道:“勝負兵家常事,何足介懷?你以數百義兵,敵倭寇千餘勁卒,亦足高傲了!兄台貴姓?”畢擎天見鐵鏡心技藝高強,覺得他是義兵中的首要魁首,故意皋牢,鐵鏡心道:“小弟鐵鏡心,是從台州來投奔葉大哥的,畢大龍頭,本日幸是你及時趕到,小弟拜謝了。”鄧茂七在旁說道:“這位是台州鐵禦史的公子,文武全材,非常可貴。你們兩位靠近靠近。”畢擎天聽了鐵鏡心的身份,心道:“本來倒是一個公子哥兒。”公開嘲笑。
畢擎天這支救兵,人數約有一千,兵力合起來已超越倭寇,何況是新開到的生力軍,頓時反客為主,把倭寇殺得大敗,四散奔逃潰不成軍,死傷狼籍,畢擎天猶想揮軍痛襲,於承珠顧慮到葉宗留,勸他歸去策應。畢擎天道:“我已派了另一支人馬去策應大寨義兵,料可無妨。”於承珠怕那兩路倭寇人數浩繁,仍不放心,畢擎天見已大獲全勝,漏網的倭寇不過十之一二,也便算了。
(三七中文 )
鐵鏡心又驚又怒,驀地大喝一聲,長劍一劃,一招“石破天驚”分斬二人,這是驚濤劍法中的殺著,加上鐵鏡心氣血上湧,劍招中隱含冒死之勢,這兩個七段軍人幾曾見過如此精美的劍法,阪田榮男躲閃稍慢,臂上已先中了一劍,大衛門橫刀撲救,被鐵鏡心劍柄一撞,也險險顛仆,骨軟筋麻。兩人不敢再行纏鬥,倉猝退走。鐵鏡心顧不得追殺兩人,趕快轉頭救濟被困義兵。
兩邊人馬甫一打仗,趙安然雙手探地一抓,竟然抓住兩個倭寇的腳踝,將這兩個倭寇掄起,當作兵器,潑風般地打出去,那兩個倭寇被他抓著穴道,雙手還能活動,昏昏沌沌,不辨天南地北,手中的倭刀也是亂舞亂砍,近身的倭寇被殺傷很多,這兩個倭寇自亦很快地便喪生在本身人手中,趙安然哈哈大笑,依法炮製,丟開死的,又抓活的,把倭寇作為人質,當作兵器,轉眼之間,竟是硬生生在敵群當中衝開一條血路。
救兵雖到,兵力還是比倭寇少一半,趙安然搶先開路,還是用大摔碑手的工夫,連抓連甩,所向無敵,鄧茂七掌管中路義兵,鐵鏡心與於承珠斷後,壓著陣型,且戰且走。倭寇卻也奸刁非常,見趙安然脫手淩厲,無人可當,便不派人自正麵反對,而是緊緊膠葛住義兵,乘機策動攻擊,足足混戰了半個時候,方纔方纔走至山口。鐵鏡心大為焦心,苦戰半日,義兵已是神疲力倦,方纔走出數裡,幾時才氣趕至東南邊的疆場與葉宗留彙合?一旦夜色來臨,陣型被敵軍衝散,再難清算,本身幾人縱可無虞,義兵卻難保不全軍淹冇。
義兵衝不出去,鐵鏡心在孔殷之間又殺不返來,正在萬分危急之際,忽聽得數聲響箭劃過長空,隻見山坳處俄然衝出一隊義兵,前來援救,鐵鏡心大喜狂呼:“救兵來啦!”被圍的義兵士氣大振,頓時突破了一層包抄。倭寇首級趕緊調兵遣將,一邊加強包抄圈人手,一邊批示一隊精銳倭寇,前去阻截來援的義兵。但見義兵步隊最前領頭的一個羽衣道人,一馬搶先迎著倭寇便衝,恰是趙安然。
兩隊義兵彙合一起,這隊救兵的首級竟是義兵的副統領鄧茂七,鐵鏡心又喜又愧,趕緊問道:“葉大哥呢?”鄧茂七道:“葉大哥叫我來策應你,他率隊向東南邊撤退,此時隻怕也與倭寇遭受了。”義兵統共隻要千餘兵力,鐵鏡心一看鄧茂七帶來的約有四五百人,心中一驚,道:“這如何使得?他分出了一半兵力,如何能抵擋兩路倭寇?”鄧茂七道:“葉大哥說,我們的力量能保全多少便保全多少,他熟諳地形,你們倒是初來乍到,以是先要救出你這支兵力,叫你不必掛慮他。”鐵鏡心愧悔交併,叫道:“我們頓時向南邊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