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各就其位,孫將軍扣問道:“張副將,此地景象如何,賊寇可有意向?”
“服從,此前本將奉蔣將軍之令率軍前去迎秋阻敵,雖勝利剿除賊寇,不料海州城遭此大難,三千多守軍唯餘五百餘人,參與守城的民壯、夫子、幫會、商團更是死傷無數,現在海州城內近乎戶戶喪丁、家家帶孝,就連將軍也、也不幸罹難,真讓吾等痛心呐!進入之前,吾曾與府丞會晤,更是得知現在城內因傷患太多,眼下藥草奇缺,亟待處理呀!”
“啟稟孫將軍,在某率軍攻打賊寇側後時候,俄然碰到一股軍隊援助,為首的二位報名之時,就是這個呀!”
孫將軍欣喜道:“嗬嗬,張副將也識的二人?他們奉本將之命掌管醫營,是以掉在隊末,想來不日即將趕到。”
世人聽後無不深思,雄師並無叢林作戰之經曆,但賊寇已疲,此時不剿,更待何時。將軍隨即下命道:“現現在賊寇已窮途末路,命不久矣!恰是我等奮力勃發、窮追猛打之時,不然功虧一簣,前功儘棄,吾等將無言以對天下!今思之慮之,命張副將領安參軍、陳初平將軍及周大偉、楊成全二位校尉,率所部軍隊馬上迂迴至上峰嶺,務必趕在賊寇到達之前設防;令劉克敏、李德明為前鋒,率所部軍隊隨本將明日一早,一起自正麵入山追剿殘寇。此次定要殺他個片接不留,告慰已逝生靈!”
而後其他各部彆離彙報此戰環境,將軍聽聞一麵命令各部軍隊持續追擊頑敵,掃蕩遺落、走散賊寇,勿使賊寇侵害鄉民、殺傷百姓;一麵糾集全軍精銳,明日一早整軍解纜,向海州西麵開赴,欲畢其功於一役,剿除統統賊寇。
“好,如此若能持續圍困他們十天半個月,讓他們十足變成山中草木之養料,就是不死也化作山中野人!”
世人不約而同喊道:“殺賊報仇!殺賊報仇…!”
不知何故,天垂垂下起雨來,彷彿也為逝去的人兒悲傷難過,人說令媛難買下葬雨,是不是就是這個呀!望著街上一個個頭戴號布的妻兒長幼,一間間房屋門前橫掛的喪幡和張貼的紅色楹聯,不由得不令人表情沉痛,我們始終自視天朝上國,物阜民豐,對四周藩屬厚往薄來,廣施仁義,推行教養,何曾有過主動侵襲騷擾不當之舉,現在這算是甚麼,報應麼?將軍搖點頭,擋開親衛遞上雨傘,安步雨中,隻是這些設法也隻能藏在心中,一時還說出不得,畢竟滿朝袞袞諸公,莫不是賢能、文學之士,何況國策如此,本身能如何呢?但行功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