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至此處,孫悟空霍然起家,縱起筋鬥雲,不消一個時候,已至南洋大海。住下祥光,直至落伽山上,撞入紫竹林中,忽見木叉行者劈麵作禮道:“大聖何往?”
孫悟空為調換憐憫心,再次哭啼道:“弟子一起向西,即便碰到天大的磨難,也不會道半個苦字。但是唐三藏背後捅刀子,讓老孫肉痛,今已心灰意懶,隻願迴歸水簾洞,今後隱世不出,再不管塵凡間的是是非非。”
“唐僧這廝,我一心奉侍於他,他卻忘恩負我,將我趕走,斷我前程。鄙諺有雲,斷人前程如殺人父母,他既然跟我有殺父殺母之仇,此仇豈能不報?”孫悟空無路可走,不由心生歹意,暗道:“你既然不給我活路,我去將你打殺,這趟功果就此作罷,讓大師都竹籃打水一場空。”
“悟空,有甚傷感之事,明顯說來。莫哭,莫哭,我與你救苦消災也。”觀音剛被如來怒斥,讓她措置孫悟空歸隊之事,此時那裡會給孫悟空神采?忙溫言安撫。
木叉見孫悟空神采陰沉,陰雲密佈,不敢怠慢,忙引他至潮音洞口。
他的故鄉在花果山,但是他何嘗不知,因鬨天宮之事,他被壓五行山,花果山定然已成一片焦土。
孫悟空瞬息之間下定決計,放棄大道,決意做一個清閒六合的猴子。
孫悟空縱筋鬥雲分開,瞬息飛翔萬裡,在一處山林間降下,心中一時蒼茫起來:六合雖大,他卻不知能夠往那裡去。
觀音心中暗歎:“好一個聰明機變的猴子,明顯是來求我,我稍露口風,他竟然反客為主。”口中說道:“你去那裡?”
觀音笑道:“緊箍兒咒,本是如來傳我的。當年差我上東土尋取經人,賜我三件寶貝,乃是錦斕法衣、九環錫杖、金緊禁三個箍兒。秘授予咒語三篇,卻無甚麼鬆箍兒咒。”
“既如此,我告彆了。”孫悟空雖不知觀音為何方向本身,卻奇妙抓住這一上風,擴大戰果。
“謝菩薩指導迷津,弟子懂了。”孫悟空刹時明白觀音的籌算,他躬身立在觀音蓮台下,腳下卻悄悄分出一具化身,真身與化身瞬息互換,化身悄悄遠去。
他若迴歸花果山,如何麵對果木殘落,猴群散落的一片荒山?如何麵對昔日誇姣的回想儘皆破裂?
孫悟空一怔,且不說唐僧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著,又有四值功曹、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十八位護教伽藍保護,怎能夠有傷身之難?
孫悟空瞥見觀音,暗道:“此事我雖占理,但唐僧亦有情分。鄙諺說,一哭三分理,此乃關頭時候,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懼一哭?”就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湧,放聲大哭。
“不好,我頭頂另有緊箍咒,我若前去打殺唐僧,必定被八戒擋住,老衲人再念動緊箍咒,我如何抵擋?”孫悟空心機百轉,暗道:“我先去南海,求得菩薩念動真言,使個鬆箍咒,將此金箍退下,再打殺唐僧,今後清閒六合之間,豈不快哉。”
“我上西天,拜告如來,求念鬆箍兒咒去也。”孫悟空摸索道,他第一次被唐僧趕走,曾想求救如來,如來避而不見,這一次又被趕走,竟然未想過向如來求救,此時發覺觀音態度竄改,才認識到,或許是如來態度竄改了。
“我要見菩薩!”孫悟空說道。
饒是孫悟空心堅若鐵石,這一刻不由遲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