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道行_第四十三章 舉行冠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最後還是白漢霄點頭,白庸對那送禮品的小僧伸謝後收下了禮品。

白庸接過送來的木匣子,發明上麵封印著玄宗秘術,心中已明白送禮者的身份。他以代表玄宗弟子身份的扳指解開封印,翻開匣子後一看,內裡放著一柄烏黑如雪的拂塵。

白漢霄又從祠堂匾額後拿出一柄劍,劍身出鞘,倒是烏黑如墨。

慈海禪師是禪音寺的方丈,跟白府一貫交好,道行深厚,也常常跟白漢霄切磋學問,乾係倒是比那些遠房親戚更密切,當年還曾提出要收白庸為徒,可惜被老夫人嚴詞回絕。

“曉得了,頓時就去。”

白庸先是對白氏列祖列宗的牌位鞠躬祭拜,然後對著父親的牌位再拜三拜,最後將香插入香爐。

白漢霄先是唸完一段祝辭,然後為跪著的白庸帶上白鹿皮製成的皮弁,皮弁上裝點著一些五彩石,充耳繡瑩,會弁如星。

“……白氏第五十六代子孫,白庸,取字君龍,勿忘君子如龍之意。勉記,勉記。”

統統籌辦好後,白庸進入祠堂,白如雪和奶奶則停站在門口,爺爺白漢霄身穿士大夫號衣,神情持重,手持三束香遞給白庸。

“……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官署無能安其民,民唯自救爾。這是俠呈現的本源。

俠的呈現,證瞭然官府的無能,可官府作為權威機構,是不會承認本身弊端的,哪怕明知本身是錯的,也要為了保護本身權威將錯就錯。俠的行動無疑是將官府想要袒護的爛瘡揭穿出來,這又如何能讓官府歡暢呢?

“慈海禪師拜托小僧奉上賀禮一份,慶祝白家少爺行成人冠禮。”

這還真像是師尊會送的禮品啊!白庸啞然發笑,拿起拂塵後甩了幾下,立時感遭到靈台一片腐敗,彷彿真的將心頭灰塵拂去。並且拂塵的銀絲一根根細如薄霧,又極具韌性性,也不知是用何種質料製成,灌入道氣後一根根細直如針,堅固程度更勝玄鐵,倒也能作為兵器利用。

見到這似曾瞭解的一幕,站在門口的奶奶悄悄地用手抹去眼角淚水。

白如雪笑道:“你就不怕彆人把你當作算命先生。”

各自有各自的態度,白庸偶然怒斥官府的做法,他所要做的,是無愧於本身的武道初心。不管經曆多少風雨,唯有當年的那一顆赤子之心不敢忘懷。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雖說這句話乃是法家為了保護朝廷統治的而頒發的排他性談吐,是為了獲得貴爵采取而利用的攻訐術,過於過火,有失公道,可此中也是有幾分事理的,固然這些事理也很片麵。

家傳之劍白庸天然聽過,可也不由得一怔,因為接管家傳之劍,也就意味著要接管家主之位,這但是在他估計以外。

白君龍,這字獲得比本身料想得要好聽,白庸心中欣喜,臉上還是非常持重,不敢粗心,三跪首,拜謝長輩取字。

白庸冇有直接就插手此事,是考慮到會滋擾官府的查案。

這時又有仆人通報說有人送來賀禮,此次倒是很清楚的曉得是誰送的,因為送禮者就是一名和尚。

但是白庸翻開盒子拿出一串佛珠後不由得躊躇了,因為那串佛珠並非淺顯的念珠,而是十八顆舍利!

“少爺,老爺叮嚀,要你到祠堂去祭拜。”

笑話,白家就這麼一顆獨苗,老夫人哪捨得讓白庸入佛門,當初東方易親身來收徒都不大情願,更何況戒女色的禪宗。哪怕是俗家弟子也不肯,孫子一貫對梵學道藏很有興趣,萬一耳濡目染下心向佛門,讓白家子嗣就此而絕,如何對得起白家列祖列宗?到時候哭都冇處所找去,天然是千萬不肯,想都不要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