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行遠看那船伕不幸,又感覺這河麵上確切有異狀,本想出麵禁止。但離得遠了些,等他走到渡口的時候,那劃子已經到了河心,正在風雨飄搖當中。
想到這裡陸十一娘倒是心頭一熱。她功名心重。相處下來感覺跟著這讀書相公也不錯,如果湊趣好了,這位下屬升官,本身豈不是也能水漲船高?
中原要地的妖怪,在建國之時都被彈壓,偶爾有小妖反叛,都無傷風雅。這定河乃是水路要道,如果有水妖反叛,怎會不管?
如果身邊跟著唐師偃這般人物,必定又要讚歎葉行遠的詩才,少不得要將這孤句以條記下。但陸十一娘是個不通文墨的,不識情味,隻感覺讀書人傷春悲秋甚是可厭。
老仆答道:“我也曾這般責問,隻是店家說常日不成輕呼河妖之名,不然他們必遭報應,隻能比及明天上祭,纔敢宣之於口。他昨日抓耳撓腮,想表示大人過河,但大人未曾發覺......”
老船伕渾身抖得如笸糠普通,老淚縱橫對兒子道:“我這一去必是死路一條,但這位軍爺催逼得緊,實在無法。我這一輩子靠定河度日,死在河中也是死得其所,也就免了我的後事費事了......”
葉行遠到達定河邊的時候已經到了下午,日頭偏斜,估摸著渡河耗時悠長,到對岸隻怕已是入夜。便籌算在渡口歇息一晚,明早再行。
有人哭求道:“大人莫要逼迫,妖怪凶惡,或許不敢傷了大人,但吾等小命可保不住了,江邊斷斷無人敢出船的!”
葉行遠作為異地知縣,當然管不到這裡的民生,但他同時另有錦衣衛查訪西北之職。冇碰到就算了,撞上了事情也不籌算迴避,歸正等著也是等著,便稍費些心機,秘折參奏,不管如何要除了這一害。
葉行遠登高往河上一望,隻見濁浪穿空,風雷盪漾,烏雲密佈,公然是妖物作怪的模樣。本日恰是蒲月十五,他又問道:“既然如此,昨日店家如何不說,早知這般,便抓緊時候過了河就是。”
他們沿著定河向北再行一段,到了一處名為板橋渡的處所,傳聞是古時昭王板橋渡河一統中原的舊址,現在也有很多人家,甚為熱烈。
另有三件五德之寶,再算上賢人靈骨,一任三年,葉行遠就算統統順利。那也得三年又三年,統共十二年的工夫才氣完成。到時候他這個十七歲的少年也成了三十而立的中年人,當時候回京表情又會是如何。
刀光揮處,捲起沖天濁浪,但畢竟是無濟於事,他驚聲大呼,就像是被甚麼東西纏住了硬往水底拉下去。不過瞬息工夫便冇了頂,再不見他浮出水麵。
葉行遠一怔道:“彼蒼白日,朗朗乾坤,如何會有妖怪反叛?緝妖司的人呢?”
那老船伕之子正捧首痛哭,世人七嘴八舌的群情著,有人安撫他道:“這位軍爺凶悍,隻怕命硬,或許妖怪不敢對他如何。比及了對岸,你爹歇息一晚,明天便可返回,不必悲傷。”
不過這也恰是葉行遠本身的等候,他還想著宦遊天下,將五德珍寶彙集齊備,然後開賢人陵取靈骨。到時候再堂堂正正返京,在朝堂上求飛昇之道。
是以態度日趨殷勤,葉行遠也發覺到了,他猜得出這女子的心機,並不在乎。在他想來。人有長進心老是好的。有了私心便可用之。如果這女子油鹽不進,甚麼事都不主動主動。那要如許的部屬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