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宮裡出來,楊雲心中高興,當上個正六品的籌海使,當然不算甚麼,但是這是一個獨立的衙門,上高低下的事情都由本身一人做主。最關頭的是,本身能夠正大光亮地去東海了,阿誰逐浪國楊雲夢中的宿世去過,和吳國中間隔著萬裡海疆,中間另有乘風和牽星兩個島國。
田遠中微怒,心說你個老東西,本身做好人,倒是想讓我出來做惡人。
“國朝三十一年冬,東海逐浪國來使朝見,進貢珊瑚樹一株,海珠三斛。太宗陛下賞以玉馬、絲綢,逐浪國使進表欲與本國修好,來往互市,太宗陛下允準,下旨設籌海使司衙門督辦此事,定銜正六品。”
“啟稟陛下,這個籌海使司的官吏薪俸,另有平常支用,都能夠對比著市舶司來,這些錢戶部咬一咬牙,還是開支的出。但是遣船出海,這個事情費錢就冇有邊了。到時候是派一條船,還是十條船出去,船大船小,船上海員的招募用度,是不是要派兵上船,這兵員的設備開消。另有這船是建是買,采購貨色所需用度,彆的海上風險甚大,如果船隻損毀,喪失不說,還要分外支出撫卹的用度。這些錢戶部是千萬承擔不下來的。”
即便不是原版,這些書冊也有幾十年汗青了,在發黃的紙張中一番查詢,內史令終究找到了關於籌海使的記錄。
東海三國事千多年前大陸漂流疇昔的移民所建,不管氣候還是人文都和吳國比較類似,父母在那邊餬口應當能夠風俗。如果東海三國走不通,那就隻能考慮南洋的海國或者山桂了。不過那邊氣候酷熱,瘴癘流行,和本地人說話不通,實在不是一個居住的好處所。更糟糕的是,南洋號稱有三千海國,相互之間爭戰不竭,而山桂在大陸上,固然宿世的北梁雄師在山桂折戟而歸,但誰曉得這一世會有甚麼竄改,並且北梁雄師是打到山桂海內才遭到敗績的,是以這些處所都不是良選。
“三十二年春,籌海使司正式建立,當年集船十五艘,隨逐浪國使遠航,三十三年夏初返國,餘船十二,皆滿載而歸,贏利甚豐。”
想到這裡,吳王也不谘詢大臣的定見,直接說道:“甚善,既然本朝曾有先例,開立籌海使司又有這般好處,那就依楊卿所請――李卿,你去催促吏部,在半個月內拿出籌海使司的定製來,籌海使司正使,就暫定正六品,上麵的建製你讓吏部擬出詳細的條陳。”
能夠很多人以為本身建立這個籌海使司,是幼年浮滑不知深淺吧,他們必定會躲在一旁看本身的笑話,就讓這些人等著大吃一驚吧。
“是。”李滄讕承諾地甚是利落,歸正隻是個正六品的衙門,並且還是個臨時的。如果楊雲不能在一兩年內初創出一番局麵來,他這個正六品的使司就當到頭了。到時候就算轉為他職,這從政上的汙點就再也抹不去了。年青人啊,就是喜好說大話,等他真上了手,就曉得論事易,做事難,做事易,成事難的事理了。
“重開籌海使司,會聚人才,摸索外洋商路,和市舶司比擬,一為守成,一為進取,二者皆不成或缺。”楊雲說完後,希翼地看著吳王。
“愛卿說來聽聽。”
身為大臣當然都胸有城府,誰也不會此時跳出來反對,免得給吳王留下本身嫉賢妒能的印象。不過固然冇有透露,吳王趙翰光也清楚他們的設法,君君臣臣幾十年,誰的心機也瞞不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