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在丹穴山四周堯光城偶爾獲得的,書裡寫的是一些希奇古怪的東西,看看就好。”丁追忽又奧秘一笑,說道:“這本書最前麵內容卻有些分歧,我丁追讀書未幾,有些不懂,就送計師侄你看看吧。”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就算是你丁師伯又不會要歸去。”華如煙看了也是涓滴不懂,計無離能看懂一些,已是令她大感驚奇,也是獵奇不已。
“看書?”計無離有些不明不白,說道:“弟子之前念過幾年書,也會看一些書。”實在計無離讀書時最不肯看的就是先生給的書籍文籍,但對於看一些故事書、誌奇特聞錄等倒是樂此不疲。
最後兩三頁卻氣勢大變,不但是內容,就連字體大小都有了竄改,明顯此書前後非同一人所著。倒數第三頁寫著:(抱愧,前麵是《紫清指玄集・白玉蟾》裡的內容,大師能夠略過不看,我是胡扯的)“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書千萬篇,人若不為形所累,麵前便是大羅天。若要煉形煉神,須識歸根覆命。以是道:歸根自有歸根竅,覆命還尋覆命關。且如這個關竅,若人知得實在處,則歸根覆命何難也。故曰:虛無生天然,天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氣,一氣分陰陽,陰陽為六合,六合生萬物,則是造化之根也。此乃真一之氣,萬象之先。太虛太無,太空太玄,杳杳冥冥,非尺寸之可量,浩浩大蕩,非涯岸之可測,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大包六合,小入毫芒,上無複色,下無複淵,一物圓成,千古閃現……”看了一會,計無離卻不似華如煙那般涓滴不明就裡,竟模糊有所感悟,卻又說不出口。
又將華如煙師徒二人請進屋子,坐下後丁追先誇獎計無離一番,說他入門半年,就在弟子比試中‘奪魁’,當真了不起等如此。計無離天然客氣了一番。
“是修練的法門麼?”丁追很體貼是不是與修練有關。計無離神采悵惘,思考道:“弟子看不出來,或許是的吧。”
接太小旗,立覺手中一團冰冷,旗中寒氣似不下雪霽。計無離知雪饕旗是非常可貴的寶貝,趕緊給丁追屈膝跪下,連連稱謝。
計無離謝過丁追,先將《山海經》遞給華如煙,讓她先瞧瞧。
計無離也將山海經大略翻了一遍,前麵都是寫一些誌怪傳說,奇趣軼聞,乃至還配有插圖。未看到前麵他就已是大喜,這類冊本他最是愛看不過了。
丁追又道:“這本書我本不知有冇有效,送你純為風趣。”說完又從懷中取出一柄精美小旗,笑道:“這柄雪饕旗過分陰寒,與我所用寶貝不符,與你那雪霽倒能夠婚配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