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莫離支淵蓋蘇文,很多人都下認識地打了個顫抖。為了攻占新羅的城池,淵蓋蘇文廣征兵卒,百姓都不敢抵擋,隻能乖乖服從。在很多百姓看來,打下更多城池又如何,他們又耕不了更多地,住不了更多屋子?兵戈苦了士卒,成績的倒是莫離支的威名!
公然,李元嬰接著往下說:“我說崔刺史的身形和我四侄子有點像,讓我想起四侄子,不曉得四侄子現在是不是還在高麗。眼下高麗應當很冷吧!崔刺史,你們這麼有福分的身形,是不是又怕冷又怕熱?”
高麗王明顯是個傀儡國主,瞧著就是個軟弱的,說話總要先望向淵蓋蘇文,收羅淵蓋蘇文的定見。
李元嬰要不要特地寫信給李二陛下說這事?還要說他和魏王李泰像!魏王李泰,那也是因為李元嬰不利的人之一,李元嬰和李二陛下最心疼的親兒子掰腕子,竟然掰贏了!贏了就贏了吧,這廝還要時不時把人家拎出來折騰一下!
李泰不曉得高麗百姓心中的悲歎,但還是能看出沿途百姓的日子過得不如何好。他與馬周對視一眼,上馬闊步走向出來相迎的高麗官員。
崔刺史不能和李元嬰實際,隻能儘力保持笑容:“下官不怕冷。”
一起上,李泰吃得苦頭不算少,出門在外總不那麼便利的,衣食住行都遠冇有在王府全麵。李泰自出世後便錦衣玉食,哪怕暮年在秦王府長大也冇有遭過甚麼罪。
很快地,他們把國書遞交給高麗王。
李元嬰點頭說:“我感覺也是這個理,說人冷的時候不都說北風砭骨嗎?肉多的話,想要凍到骨頭也不輕易,以是多長些肉該當是不怕冷的。不怕冷最好,我對四侄子的慚愧也少點,畢竟這麼冷的天出遠門實在太苦了些,合該窩在王府裡吃苦的。”
馬周見到戴亭有點不測,戴亭雖不是朝中紅人,馬周對他卻印象深切。因為當初侯君集領兵打高昌,李元嬰就是派戴亭去高昌撿了大漏!厥後李元嬰又派這戴亭去了吐蕃,開辟了兩條深切吐蕃的商路。
馬周看著戴亭帶著含笑的臉龐,內心免不了感慨:幸虧此人生為男兒,要不然不知會是甚麼樣的禍害!
所謂的莫離支,實在是淵蓋蘇文字身設立的、超出於統統軍政大臣之上的官職,緊緊把控著高麗軍政大權,和自主為王冇甚麼辨彆!
如果李二陛下隻派他本身出使,李泰會感覺李二陛下用心折騰他,但李二陛下把馬周也派來了,李泰便曉得李二陛下讓他們來是真的想讓他們好好完成這件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