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薛訥不要說冇有聽到,就算是聽到了也必然會置之不睬,因為他實在需求與李顯一訴衷腸,以後如果能夠再參議一番技藝,宣泄一下心中的愁悶,那纔是最好。
“海路?”薛訥聞言頓時一怔,然後驚奇地說道:“你莫不是說,從我任所之交州,可直接乘海路通往天竺?”
薛訥聽了公然是兩眼放光,但是過了一會倒是苦笑著說道:“固然你給的這份功績很大,但是我能夠拿不走,你也應當曉得,吐蕃固然在五年前敗北,但是本土的喪失卻並未幾,現在又顛末端五年的積蓄,固然一時另有力對戍守周到的大唐策動打擊,但是自保之力倒是有的,依我看來,我們就算是集合三十萬雄師,也一定能夠將吐蕃給攻陷來。”
“阿郎,周王來訪。”
在終究獲得了本身所要求的任命以後,李顯也冇有閒著,他現在正在忙著停止新的擺設,一方麵是針對武後即將呈現的反攻,另一方麵也是在醞釀一個龐大的打算,這個打算乃是他建立不朽功勞的第一步,信賴隻要這一步能夠實現,他定然能夠讓大唐在繼滅高句麗以後走向新的強大。
李顯所說的天然是真的,隻不過薛訥不曉得的是,當初這支商隊之以是要通過海路和天竺貿易,主如果因為李顯對於這條門路的認知,而商隊除了經商以外,另有一個任務,那就是為今後出兵天竺探查門路的。
“不錯,我送你一份大功績,不知慎言要不要?”李顯的眼睛裡全都是笑容,但同時又保持著一種奧秘感,讓薛訥不曉得對方到底是做甚麼籌算。
“怪不得大王竟然如此財大氣粗,本來早已將顯唐商號收歸己用,好,這一次有了顯唐商號之助,我如果再攻不下真臘及天竺,另有何臉麵再見大王?嗬嗬,這一下子大王送給末將如此一分天大功績,末將便是粉身碎骨亦無覺得報。”薛訥聽了這麼一番話,臉上的陰霾早已消逝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滿腔的豪情,因為這時候的他已經決定要大乾一場,立下一場不世的功勞,能夠和李靖、李績這等大唐軍神相媲美,乃至超越他們。
薛訥冇有從商的經曆,天然也不曉得李顯所說的這統統到底經曆了多少的艱苦,不過他現在所考慮的倒是另一個題目,因而他躊躇了一下,然後說道:“兵戈天然不是題目,但是交州瘠薄,百姓又多蠻夷之屬,恐難以支撐。”
而這個打算的最關頭一步,就在薛訥身上,以是他決定去拜訪薛訥,把他的打算通盤奉告薛訥。
實在李顯為了攻打天竺,在此之前就已經做了十年的籌辦了。
“真冇想到大王麾下竟有如此得力之人,這可真是末將一大助力,不知此人在那邊?”薛訥聞言頓時大喜,急著想要見一見這個能夠服做本身成績大事之人。(未完待續。)
卻見李顯哈哈笑道:“這一節你不消擔憂,其早已想到了,交州盛產珍珠、象牙等貴重物品,你隻需答應商隊自在通行,並課以稅收,信賴不需多長時候,就會改良本地財務狀況,至於百姓多為蠻夷之屬,這也不消擔憂,你隻需開放集市貿易,並且規定以錢帛停止買賣,不準物物互換,然後都督府再出錢雇傭本地蠻夷之人出兵兵戈,如此一來既可處理本地治安題目,又能儘快構造一支能征慣戰的雄師,還能藉機減弱本地蠻夷之人的力量,真可謂是一舉三得。至於今後都督府再有錢物完善,這你也無需擔憂,隻需持著我手中令牌,便可到本地顯唐分號支取錢帛,包管能夠滿足你之需求。換句話說,錢帛之類不準你操心,你隻需按我之要求,早早攻陷臨邑與真臘,以後再以真臘為基地,攻陷天竺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