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蹤俠隱錄_第二回 龍捲萬重濤(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世人看到李翠屏神情更加板滯,又覷見那漁父連遞眼色,當下各自心領神會的散了。

“爹爹何故又在感喟?”小子墨體貼道。

東方明忙和緩藹氛道:“想來九叔就是福厚,我明天特地帶了筆墨紙張在船上,本想在江上如有興趣賦詩幾首,便可順手記錄下來,誰曾想剛好被九叔用到。”

二人合法難堪難言、欲說還休之際,小子墨興沖沖道:“嬸孃的大餅,墨兒最愛吃了!”

送走這爺孫倆,東方明內心一陣酸澀,想道:這崔九叔雖是個貧苦漁父,倒是真脾氣之人。隻不幸現在家中僅剩他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唉,如何這世上一等一的好人都要命途不濟呢!他瞭望二人背影,止不住點頭感喟。

花溪村內,暴風雨固然也是驟但是至,卻在一夜間放晴。村民們聚在販子紛繁群情著昨日那場災害。

父子二人轉頭看時,倒是一個村婦模樣的豐腴女子,懷揣一個青布承擔,腰上拴著一個酒葫蘆,朝他們急奔過來。那村婦麵如春花,約莫三十五歲高低。她幾步奔到二人跟前,把酒葫蘆解開遞與小子墨,又把青布承擔在東方明麵前攤開,脆聲道:“俺這裡有兩張餅,半斤牛肉,另有一葫蘆老酒,你們拿去江上用吧。”

東方明內省幾乎失態,忙用袖口擦拭乾了雙眼,慈笑道:“不礙得,東方叔叔經不住花粉,每逢春暖花開便要犯一陣眼疾。”

崔九聽罷,不美意義道:“現在寫東西的文人是少了,可紙墨卻冇賤價。我也是一時的心機,倒教先生破鈔了……”

崔九卻話鋒一轉,低聲道:“傳聞現在朝廷興文獄,寫東西的儒生便少了,敢為百姓上書言事的諫官也少了。東方先生偶然功名也好,喜好筆墨詩文也罷,隻是所寫內容若不慎與那些罪臣之言暗合,怕是要被無辜連累了。雖說我們花溪村地處偏僻,但當今聖上耳通目廣,萬望先生還是謹慎為好啊。”

“唉!現在我老了,手上的活計也快乾不動了,冇有幾年好風景啦!果兒父母亡的早,厥後我那糟婆子也離我們而去了。還真不曉得我這身子骨能不能熬到果兒她嫁人。本年我去城中請了一名紙匠做了些“京宵花銀”燒給我那糟婆子,再給她去一封信,也讓她在天之靈保佑我們果兒快快長大纔好啊。”崔九凝睇著孫女兒哀傷道。

父子二人對詩玩耍正酣,東方明瞥見一片春江山色大好,兒子又靈巧聰明,不由念起古人故景,轉而觸景傷懷,一時情起便予東方劑墨啁了幾口酒喝。都言有其父必有其子,莫看這東方劑墨小小年紀,喝起酒來卻如父親普通視酒如珍。良晌今後,他二人已將葫蘆中美酒全數喝淨,醉意上頭,竟雙雙在船上熟睡起來。

東方明一邊喚醒了船頭熟睡的兒子,一邊冒死將船劃向江岸。

“這便是了。墨兒既然愛吃,俺便歸去再籌辦幾個菜,轉頭好給你們解饞。”李翠萍羞的麵紅耳赤,回身便走遠了。

東方明雖粗布草鞋的穿扮,渾身卻散逸著墨客之氣。他瞭望金光粼粼的水麵,一邊痛飲美酒,一邊大聲吟誦:“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虎魄光。但使仆人能醉客,不知那邊是他鄉。好酒!好山!好水!好處所!”不覺詩興漸濃,回身對兒子吟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小子墨脫口對出下句。他又連吟了幾句,小子墨一一對答如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