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寶_第312章 西周簠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因為有風險,他們每年進貨的次數相對較少,每批次貨量大,以是,初檢就交給學徒來停止。這些學徒會將賣相差的、較著難以修補的貨色挑出來,做攤位貨。

“這是……”他指指這四個銘文,問道。

這是尊好東西!館藏級金屬器!

盧燦摸摸鼻翼,不美意義的笑笑,“林東主以為鼎器如何?我能夠勻一尊戰國青銅鼎器來置換。那是一尊楚國圓鼎,高為三十公分,口徑為二十公分、虎足,我們鑒定成果是諸侯鼎。固然冇有銘文,但品相不錯,雲紋清楚。明朝出土,傳承到明天,算是傳世古。”

這尊簠器儲存的非常好,方棱形,體形略長,高低八鳥足,鑄四方紋,錯銀走紋線間隙,兩端簠壁錯銀字“日”“月”。這類銘文在商周青銅器中很常見,是器主戴德彼蒼賜賚食品的最常用銘文。

可惜,這位納徳軒少店主一向笑眯眯的看著,並不插話。他已經認識到,本身冒然提出置換,讓對方多了一絲貪婪。

這就是古玩保藏的魅力!

簠器有一最大的特性,就是蓋體同形。這實在是為了彰顯《周禮》中的“分而食之”這一最有誠意的待客禮節。

公然,那年青的發賣職員一上來就開口:“這位先生,這是本店的鎮店之寶,回絕出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