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亨_第200章 意外的驚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兩分本地的郵寄。在將來30年後,都是代價幾千萬的!

當然了,明報和玉郎國際倒是比較風雅的。明報年底發給員工1000元~1萬元的紅包,而玉郎國際則是發放了2000元至5萬元的員工紅包。

這也是因為,張少傑留給她的是港元,是外彙券,非常值錢。以是,她的單位帶領,直接在各大辦公室中網羅一些老郵票,幾毛錢一張的便宜賣給了小方同道。

世人忙的熱熱烈鬨,顯得非常的喜氣。

而小方對於這些郵票將來貶值潛力也毫無感受,5000多張珍稀郵票,轉手之間,十足寄給了張少傑。

“哥,你返來了?”少淮正在揮毫寫春聯。

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年關一至,老是充滿了喜氣和歡樂。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事情、學習上閒了下來,但是是情麵、寒暄上,倒是忙了過來。

因為張少傑不但是逢年過節情麵、禮節做的非常全麵,更是看在梅豔芳的麵子上,悉心種植了梅啟明、梅啟德兄弟,現在的梅氏兄弟,各本身家也達到七八十萬港元,也能夠算是有車有房的中產階層。

張少傑籌辦將之保藏在保險櫃中,將來如果有朝一曰需求用錢的時候,也多了一份彆人看不透他的底牌!

80年代初,中國還未構成郵票炒作。並且,猴票發行量不成考據,按照《中華群眾共和國郵票目次》2003年記錄,80年的猴票的發行量是500萬枚。而郵票研討質料方麵,遍及以為猴票的發行量大抵是在360萬~800萬之間。如許的發行量,在特種郵票發行範圍上,並不算小。

當然了,客歲回故鄉的時候,張少傑表示了對集郵感興趣,故鄉那邊也跟著函件,寄送了一些張少傑提到過的“猴票”,以及一些文革郵票之類的

爆仗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曰,總把新桃換舊符。

而梅豔芳在屋中打掃。

“行啊,隻要你出錢買好質料,我著力幫手做,這是冇有題目的!”

現在梅母已經不再視張少傑為礙眼的刺頭。

年底钜額的分紅,充分讓張少傑感受了股東身份的意義。

對此,張少傑不由感慨,還是未上市之前的原始股牛逼、實惠。而一個公司上市以後,蛋疼的拆分紅幾千萬股、幾億股的,有的殘暴一點的大企業則是發行幾千億新股。

幸虧,梅豔芳在過年前,已經籌辦了年貨、禮品,讓張少傑不至於一下子手忙腳亂。

明報年底也停止了股東分紅,張少傑獨一15%的股分,不過分紅達到了300萬港元。而玉郎國際5%的股分,也拿到了50萬港元的分紅。

愛芳一震,忙抽開手。

這一套郵票,發行最後,並冇有被人認同其代價,乃至有很多的猴票,被感化貼在信封上寄信。不過跟著時候生長,中國的集郵者對於80年猴票的代價越來越認同,形成了猴票開端不竭的貶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