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神鵰天龍_第347章 西行之一燈大師(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方誌興聞言也想起了這個,他幾年前在海邊練功後,曾在路過臨安時到皇宮中找了一番,在內裡頗是找到了一些犀角。但細心考證以後,此中倒是冇有通犀,也隻得放下此事。耳聽一燈大師曾經碰到犀牛,便扣問起了詳情,籌辦今後去捕幾頭。

大理城外點蒼山中嶽峰之北,正式寺名叫做崇聖寺,但大理百姓叫慣了,都稱之為天龍寺,揹負蒼山,麵對洱水,極占形勝。⊙頂⊙點⊙小⊙說,寺有三塔,建於唐初,大者高二百餘尺,十六級,塔頂有鐵鑄記雲:“大唐貞觀尉遲敬德造。”相傳天龍寺有五寶,三塔為五寶之首。

方誌興酬酢幾句。便隨一燈大師進入佛堂坐了下來,說道:“大師這幾年遠赴天竺。不知路程可否順利?這南邊山川險惡,瘴氣滿盈,一起上但是極其不易。”一燈大師和天竺僧到天竺,想必是經大理向南,此時那邊叢林密佈,蠻人、野獸浩繁,路途定然頗多險阻。

一燈大師故意感化方誌興,免得他無辜殺傷,更是挑出一些教誨人慈悲為懷的故事,向兩人細細報告。他自天竺返來,佛法上的瞭解又加深了很多,講起來也是彆有風味。方誌興雖以道家之學為主,卻對儒家、佛門都很有瀏覽,此時聽到一燈大師所說,也是用心感悟,體味此中深意。

方誌興聞言頗覺赧然,此時他也想起向一個有道高僧扣問要殺的工具極其失禮,當即向對方賠罪報歉。目睹一燈大師遣人去取犀角,更是不竭拜謝,不再提起此事。

一燈大師唸了聲佛號,說道:“通往天竺之地,確切極其艱險。不但叢林密佈、瘴氣滿盈,另有蚊蟲、猛獸,都要謹慎在乎。幸虧師弟精擅醫術,老衲又有幾分護身之術,總算順利來回。唉!西去之路,實在極難艱钜啊!”說著又和方誌興說了一些路上的經曆,另有在天竺的見聞,連絡佛經相互印證。

段氏曆代先人做天子的,常常避位為僧,都是在這天龍寺中削髮,是以天龍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廟,於天下諸寺當中最為尊崇。每位天子削髮後,子孫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獻裝修。寺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範圍弘大,修建精麗,便是中原如五台、開元、九華、峨眉諸處佛門勝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隻因僻處南疆,其名不彰。

“賢侄遠來大理。老衲不堪歡樂,還請入內一坐,喝杯茶水!”一燈大師見到方誌興。心中極其歡樂,向他說道。

兩人談起佛經,倒把李莫愁晾了起來,她對此也不在乎,隻是在一旁聽著。聽到一燈大師說路上曾遇犀牛,麵前一亮,向方誌興道:“誌興,你不是說找不到煉製通犀地龍丸的質料嗎?他日我們也去南邊瞧一瞧,尋幾隻犀牛看看!”這通犀地龍丸方誌興曾經提過幾次,還在赤霞山莊特地培養了很多地龍,李莫愁天然記在內心。通犀地龍丸能避蛇蟲、百毒不侵,很有一些奧妙,李莫愁也想讓女兒戴著,多些安然保障。

一燈大師公然便在寺內,聽到方誌興前來,心中又驚又喜,眼看弟子不在,便親身出來驅逐。方誌興見此,倉猝向前拜見,不說一燈大師是武林前輩。但說他當年的傳法之恩,便讓方誌興獲益匪淺,他能在短短數年內修成天賦功,可冇少得一燈大師的指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