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興天然傳聞過郝經之事,還是以特地探查了一下北地漢人的設法。對於張弘範所說元人、金人、遼人、宋人、漢人之事,他固然並不附和,卻也不得不接管此人說法。時人多是以國號而分,有宋人、金人、西夏人、元人等,反倒是漢人這個稱呼,並不常常見到。自靖康之難後,北地已淪亡一百多年,而燕雲之地的漢人,更是從未成為宋人,也怪不得他們不承認大宋了。張弘範所言,實是代表的很多餬口在北方的漢人的設法,特彆是一些儒者。在他們看來,為蒙古天子儘忠便是忠君愛國,符合儒家大義,郝經被囚十五年而不平,也是因為如此。
“先生覺得如何??”處理了幾人。方誌興微淺笑道。他這些年功力愈發精進,真氣之厚、武功之高,稱得被騙世無匹。製住幾個知名小卒,對他來講實在是小菜一碟。若非為了透露身份。並震懾船上一些懷有異心的人,乃至他連劍氣都不會利用。便能將這幾人製於無形之間。
“君臣大義,華夷之辨!張將軍,不知汝師可曾說過?”方誌興道。
張弘範前些日子冇少被文天祥叱罵,心中早已積儲了很多怨氣,本日一朝說出,再也停不下來,又道:“不說張某世受皇恩,你南朝無端截留我師,又是甚麼事理。我師受命出使媾和,卻被你南朝君臣無端截留十五年,文丞相對此有何說法呢?”當年蒙哥過逝,忽必烈初即帝位,因為要安定阿裡不哥,以是派出郝經出使宋朝乞降。不料郝經南下以後,卻很快就冇了動靜,直到四年前蒙元一方纔曉得他還活著,要求宋朝君臣將他放了返來。不過當時郝經年事已大,渡江後不久便即過逝,至死也冇能歸去覆命,令人感喟不已。一些人還按照蘇武牧羊借大雁通報動靜之事為郝經一樣編了一個故事,謂之為當世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