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喜怒無常,高深莫測。
恰是因為外有強援、內有助力,李利纔敢與董卓麵劈麵的對話,不懼董卓的威脅打單。
“文昌,你剛纔說的三個商定,秘聞國全數應下,並且還要寫在賜婚聖旨上。如此,文昌可另有貳言?”
“呃,答覆?”站起家的董卓,聽到李利的話後。彷彿冇想明白李利話中的意義。
此次他是至心感激董卓,因為這是迄今以來他在董卓口入耳到最有情麵味的一番話。
董卓微微點頭以後,沉聲丟下一句退朝,獨自走下龍廷高台,徐行分開大殿。
梟雄之心豈是那麼輕易揣摩的?
“末將拜謝相國寬弘大量!”李利再次躬身應道。
董卓到底甚麼意義,甚麼也不說,回身就走。你要走也行。總得給句痛快話吧,事關我李利的畢生大事,怎能如此兒戲?
稍稍沉吟以後,董卓反倒不走了。又坐下來。目光通俗地看著李利。
董卓之威大如此,倒是讓李利大開目睹,心中稟然。
隻不過董卓到底會不會承諾商定,李利內心倒是很冇底,因為董卓是禍亂天下的梟雄。
“嗬嗬嗬!”一頃刻,李利不由啞然發笑,笑聲響徹大殿。
如果董卓不殺李利,那會殺誰呢?
揹負無數非議的董卓,站在天下諸侯最戀慕、最妒忌的高台上,風景無窮。但是,誰又真正嘗試著體味過他威名背後的酸楚與孤苦?
何況李利敢在百官麵前頂撞董卓,清楚是有所依仗。不然,莫非他活膩味了,自尋死路嗎?
因而乎,滿朝文武百官一個個噤若寒蟬,眼觀鼻、鼻觀心,目不斜視,低著腦袋似褡褳一樣,一動不動,恐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被董卓遷怒誅殺。
大殿內沉寂無聲,落針可聞。
“是誰?誰敢吵醒咱家安息?”
“這是誰呀,心可真大,這個時候竟然也能睡著?”
李利?
百官們看到董卓坐在相國椅上閉眼深思的模樣,就曉得董卓現在表情不好,說不定待會兒他就要揮劍殺人。
看著董卓癡肥身軀微微有些盤跚的步幅,李利頓時內心有些傷感,感慨很多。
“哦,是文昌啊。冇事,咱家從郿鄔趕到朝堂,有些頹廢,一時走神罷了。嗬嗬嗬!”董卓笑眯眯地說道。
一代梟雄董卓,心若盤石,殘暴狠辣,殛斃無數。冇有這份堅固如鐵的心性和轟隆手腕,他何故成事,如何能站在天下群雄之上,掌天下之權益!
本來董卓閉著眼睛想事情,想著想著,竟然靠在廣大的相國椅上睡著了。
不,不太能夠。
這個不知從那裡傳出來的呼嚕聲,可謂是石破天驚,駭人聽聞哪!
在一片恭送聲中,李利目送董卓分開大殿。
頃刻,滿朝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一時候竟然冇有發明到底是誰吃了大誌豹子膽,敢在朝會大殿內睡覺。
董卓其人,惡名昭著,禍亂宮廷,殘暴之名傳天下。但是他畢竟也是人,一樣是血肉之軀,一樣是五臟六腑俱全,一樣也有豪情。他是權傾天下的相國、尚父,也是個與淺顯老百姓一樣體貼庇護後代的父親。
另一方麵。李利向來冇想過要與董卓為敵。因為他目前還不是董卓的敵手,隻能屈居董卓麾下,藉著這棵大樹的樹蔭,積儲力量,快速生長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