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真人從懷中取出一本書,遞給李風雲,道:“老道傳聞師侄身上懷有隱疾,這本書所記錄的心法乃是老道所悟,算不上貴重,應當不與師侄所練的《明鏡心燈》牴觸,但願這本書,能夠幫得上師侄。”
不過,這些隻針對淺顯的江湖中人來講。對於像瞭然大師,另有李風雲如許在江湖中聲望極高的人來講,固然孫婆婆出言不遜,但是該給的尊敬,永固宮還是會給的。既然兩人親身來拜山,永固宮不成能將兩人拒之門外,必須將兩人迎入萬花穀中,以示尊敬。
李風雲朝四周拱拱手,笑道:“我也從未坐過肩輿,本日倒要嚐嚐鮮,有勞各位師姐師妹了?”也隨之鑽入彆的一頂肩輿。
瞭然大師又望向那神仙般的老道,見禮道:“善哉善哉,真人,十多年不見,可還記得老衲?”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老衲自幼削髮,向來都是安步當車,冇想到到老了,還能托李將軍的洪福,坐一回肩輿!”瞭然大師淺笑道,也不揭露永固宮的謹慎思,哈腰鑽入轎中。
“有勞施主帶路!”瞭然大師行禮道。
說著,玉虛真人手臂虛抬,李風雲隻一道溫和樸素的罡煞之氣將他緩緩托起,卻半點不傷其體。李風雲心中一動,暗道,本來罡煞之氣,還能這般用!
快起來,快起來,老道想不送師侄一份見麵禮都不成啊!”
這時,永固宮主已經驅逐了出來,身邊跟著程姨和數位長老,燕無雙、路驚鴻也在一邊,一名鬚髮皆白,似是世外神仙般的老道手持一柄拂塵站在永固宮主的另一側。
李風雲鑽出肩輿,舉目四望,心中暗自讚歎,好處所。
那老道嗬嗬笑道:“你這老衲人,老道如何不記得?當年那一架,老道至今還影象猶新。隻可惜,光陰不饒人,你老了,老道也老了!當年的故交好友,死的死,散的散,剩下不了幾個了。”
“江山代有人纔出,我們這一代,早該拍死在沙岸上了!來來來,來見一見新人。”瞭然大師拉過李風雲,指著那老道問李風雲道:“李將軍,你可認得此人是誰?”
此人是誰,李風雲暗自揣摩,能在此地呈現的人,絕對不會知名之輩。
繞過幾棟宮殿,又走過一道長廊,一座精美的大殿呈現在李風雲麵前,大殿不算大,約占地五六丈周遭,美玉砌成雕欄,金絲楠木的柱子隻刷了一層清漆,柱子上雕龍刻鳳,在陽光下,絲絲金線灼灼生輝,顯得古樸而又繁華堂皇。
“瞭然大師,李大俠,且隨我來,宮主正在永固殿等待兩位。”劉若水又施一禮,輕聲道。孫婆婆站在一邊,雙眼望天,不言不語。
每頂肩輿都是由四名永固宮女弟子抬著,這些女弟子自幼在永固宮習武,武功不弱,抬一頂軟轎並不吃力。
本來這便是名揚天下的永固殿,李風雲暗自讚歎,心中揣摩這永固殿究竟要花多少銀子才氣造得起來。想到那白花花的銀子換作了這麼一座大殿,心中不覺一陣肉痛。暗自深思,如有這麼多銀子,風雲衛該能夠多擴大數千精兵了。
“多謝師叔!”李風雲接過那本書,定睛看去,隻見那書上寫著四個字《九陽初解》。(注1)
在雙峽鎮中,早就籌辦好了兩頂精美的軟轎,三麵被封得嚴嚴實實,萬花穀籌算將兩人抬入萬花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