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旗告訴各位將領,敏捷節製燕兵,莫要讓他們肇事!”見張璉已經被擒拿住,杜重威略鬆了一口氣,對身邊的親衛長叮嚀道。說罷,回身走入到了城樓當中。
“既然如此,杜帥可有甚麼良策?”張璉摸索著問道。
杜重威緩了緩,雙目緊盯著張璉,目光變得鋒利非常,道:“本帥也無其他良策,隻要一法,可臨時保住全軍將士的性命。這此中還要張將軍共同纔好!”
注3:唐僖宗:名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873年至888年在位,初名李儼,唐懿宗李凗第五子,母惠安皇後王氏,唐朝第十八位天子(武則天除外),在位15年。
這類事,但是連遼軍都未曾做過。
以是,張璉的主張,杜重威絕對不能接管。
注5:此處指的是安史之亂中,張巡守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城時,以城中百姓為食的事情。張巡的行動,史乘上多做表揚,筆者卻以為,不管以甚麼名義,吃人就是吃人。
未幾時,張璉也被五花大綁推動了城樓中,押到了杜重威的麵前。
但是,殺百姓充作軍糧,向來是大忌。如果這麼做了,杜重威很清楚成果,這可比他投降遼國嚴峻太多。到時候,劉知遠能不能再做天子很難說,他杜重威便是當今朱粲(注4),莫說天子夢是做不成了,還要受千夫所指,死無葬身之地。
張璉眼睛一閉,心知本身是活不成了,俄然睜眼猛地向杜重威吐了一大口唾沫,大聲罵道:“杜重威,你公然是個幾次無常的小人,賣友求榮,你算甚麼東西,老子倒要看看,你會落個甚麼了局……”
畢竟現在是十一月,氣候固然酷寒,卻冇有到最冷的時候,若到了滴水成冰的時候,劉知遠安營在田野,不消他杜重威打,光是一夜北風,漢虎帳中便不知要凍死多少人。到時,劉知遠想不撤兵也難。
次日,杜重威大開城門,調派其子杜宏遂和妻石氏出城迎候大漢天子劉知遠,與漢軍交代了城防以後,杜重威也換上了一身素衣,出城跪倒在城門前請降。
“為甚麼?”張璉大為驚奇,眸子一轉,張璉俄然明白過來,“杜帥莫非是擔憂名聲?成大事者何拘末節?韓信也曾有胯下之辱,勾踐也曾臥薪嚐膽,這事張巡也曾做過(注5),也不都立名千古?”
苦笑一聲,張璉道:“杜帥,你要麼將如何共同,末將照做便是,何必如此!想必杜帥已經與偽漢的天子,說好了前提。”
四周杜重威的親衛一呆,立即緩過神來,如狼似虎般地撲上來將張璉按倒在地。
“拿下!”杜重威大喝一聲,哪容張璉拔出鋼刀抵當,一掌劈在了張璉的胸口之上。杜重威也是交戰疆場的老將,二流妙手,這籌辦已久的一掌,將措不及防的張璉打得連退十數步,胸口的護心鏡也被打得向內凹出了一隻手掌印。
注2:唐貞觀八年,即公元634年。
劉知遠攻不下鄴城,即是鼓勵了四周其他蠢蠢欲動的諸侯,到時一樣會烽煙四起,劉知遠兵勢雖強,總強不過三十萬遼軍鐵騎吧,真到了當時,隻怕劉知遠再不肯意,也隻要退兵河東一途了。將來天下會是誰的,就很難說的。
注1:北周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
杜重威輕歎一聲,答道:“那恐怕不成。陛下說了,燕兵能夠分開中原,斥逐回幽州,但是張將軍,另有張將軍部下的幾員眾將,卻要留下。陛下勞師出征,總要有些成果,不然何故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