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雄_第六百一十四章 受降(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謊話,本來這統統隻是一個謊話。

細心想來,那些蠻橫部族所實施的這些東西,跟中原現在的景象又有甚麼辨彆?分歧的是中原有一件富麗的外套將本相袒護起來,能夠用來捉弄千千萬萬的百姓罷了。比擬之下,李風雲更賞識草原部族的直接與坦誠。

“……好了,杜將軍,你能明白最好,總之,你今後,朕是不會再讓你帶兵了。這是為你好,也是為天下百姓著想。

如果真的是如許,那豈不是說天下的君王,實在都不過是這世上最無恥、最無情、最無義的無私之徒?所為六合君師親,不過是他統治天下百姓的體例;所謂忠義明智信也不過是他捉弄臣民的手腕;所謂以德治國,不過是擺在街頭小攤前的狗肉招牌……

你,朕能夠保你安然,但是你那些助紂為虐的部下,跋扈放肆,目中無人,朕卻要一一清查,如有為惡者,朕必明正典範,毫不姑息。杜將軍,你可有定見?”

聽了此話,一邊的李風雲心中間潮彭湃:“看來,劉知遠並不是一個忘本之人,天下交到他手中,一定不是一件好事。我又何必再做出那些多餘的事,舒舒暢服做一個安樂公豈不快哉?”

杜重威的這些親信愛將,縱使有各式不是,但一向都對杜重威忠心耿耿,即便是最危難的時候也不離不棄,現在杜重威竟然為了保全本身,竟然一句情也不求,反而將本身的罪惡都推到部下的身上,實在讓人不齒。

李風雲搖了點頭,想把這個動機甩出腦外,誰知這動機卻深深地紮根於他腦中,如何甩也甩不掉。

但旋即李風雲又想道:“當年大唐太宗天子,又何嘗不是一代明君?但是大唐又昌隆了多少年?算起來也不過百餘年的風景,安史之亂以後,百姓塗炭,國勢日促,始終逃不脫一雞死一鳴的盛衰格式。

聽到此處,李風雲心中一陣冰冷,杜重威那些部下愛將,雖多有行動不端,但也是天下武將的通病,若真要一一細究起來,恐怕天下武將中,冇有幾人是乾清乾淨的。劉知遠此舉,無疑是要去除杜重威的羽翼。

李風雲越想越盛,越想越驚駭。他感受他彷彿已經扯開了那裹在君王大要的一層層富麗衣衫,暴露了天下君王充滿腐臭的那醜惡不堪的肉身。

該如何辦?

他曾到過遼國,也曾碰到過一些部族,傳聞過部族很多的事情。這些部族有一些還保持著推舉族長的傳統。但是這些部落推舉族長,向來都不是遵循“德”來推舉的,而是遵循氣力來推舉的。或許在這些部族眼力,氣力纔是“德”吧!

不會,天下無難事,隻怕故意人。總該能找出一條路來吧!

所謂君王以天下為棋局,莫非說的就是這個意義?

說實話,朕真不肯接管你的投降,但是,看到從城逃出來的餓得奄奄一息的百姓,朕心軟了。那都是朕的子民,朕不能因為你一小我,讓朕的子民跟著你一齊享福!以是,朕不但同意了你的投降,還會授予你重勳。這一點,朕必然會做到,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朕要讓天下諸侯看到朕的誠意,早些停歇中原的戰亂,還百姓一個郎朗乾坤!”

更多的部族,這類風俗早已經淪為了情勢,族長之位代代相傳,直到一個新的強者,打敗了舊族長,殺光了舊族長身高超越車輪的子嗣,因而那新的強者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有“德”之人,成為新的族長。因為以為這強者是無德之人的人,腦袋早已經被砍下,掛在木杆上化作了一堆白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