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你倒是說句話呀,同意還是分歧意?”耶律德光正在入迷之際,就聽到耶律洪古頓腳催道。
中原真是人才濟濟呀,武,出了一個李風雲,頻頻擊敗契丹雄師。現在文又出了一個冷雨軒,更不要說老一代中的桑維翰、馮道等人。
耶律洪古,又叫耶律李胡,是耶律德光的親弟弟,皇太後述律平的第三個兒子,勇武刁悍,力大非常,深受述律平的愛好。在述律平激烈要求下,天顯五年(注9),耶律德光立耶律李胡為皇太弟,兼任天下兵馬大元帥。
如果今後耶律天德必然要當天子,就看他有冇有這個本領了,契丹人就像是一群狼,狼群中隻要最強健的狼纔有資格坐上狼王的位置。
注8:耶律阿保機於公元916年即位宣佈建國。
耶律阿保機身後,在皇太後述律平的建議下,眾大臣推舉耶律德光擔當皇位。
耶律德光微微一笑,他當然不會將十萬雄師交到耶律洪古的手中,當初他能當上天子,不就是因為他手握重兵嗎?要不然,他一定就是他大哥耶律倍的敵手,不管如何說,當時耶律倍纔是正牌的皇太子,契丹皇位的擔當人。
“那,二哥,這仗你籌辦如何打?”耶律洪古冇有膠葛帶兵出征的事情,昂首問道。
通讀過我小說的朋友應當體味,嚴峻事件產生之前,我都會做一些鋪墊,前麵呈現過的人,常常意味著前麵還會反覆呈現。冇有伶仃的人或者伶仃的事。
注10:述律平是回鶻(即回紇)族述律部人,耶律阿保機身後,一眾老臣鑒於她的聲望和狠絕的手腕,擔憂她乾預政事,逼迫她為耶律阿保機殉葬,誰知述律平竟然當眾斬下了本身的右手,震懾了眾大臣,以右手代替本身為耶律阿保機陪葬,又力逼一乾反對她的老臣殉葬,撤除了她的敵手。
就算是從太祖耶律阿保機登極建國(注8)算起,到現在已經整整疇昔了三十年。耶律阿保機為契丹打下偌大一片江山,東臨浩大的瀚海,西攮廣漠的西域,北接荒渺的冰原,南抵萬裡長城。
蕭翰與十九第一次麵劈麵的閒談並冇有談出成果,兩邊的分歧實在是太大。不過彼其間第一次打仗,誰也冇有想過能將事情談成。
耶律德光幾次看了蕭翰的奏報兩遍,將奏報轉給了皇太弟耶律洪古,問道:“三弟,這件事你如何看?”
耶律洪古便耶律洪古吧,隻要母後喜好,歸副本身的兒子都不太爭氣,即便坐上了皇位也不免被人拉下來。獨一像樣一點的耶律天德,又顯得太陰柔了些,冇有君王氣相。不能做天子,做個承平王爺也是不錯。(前文筆者把耶律天德誤以為是耶律阿保機的第三個兒子,實際上他是耶律德光的第三個兒子,因為前文已鎖,不作改正,特此申明。)
一席話說得耶律洪古心頭暖洋洋的,但不能上陣殺敵,他多少有些不甘,抱怨道:“我這個天下兵馬打元帥算是白當了,真正上疆場的機遇冇有幾次。”
注9:天顯五年,即公元930年。
中原有句話,叫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值此關頭時候,除了你與母後,我還能信賴誰?誰又有這本領能幫我照顧好契丹的後路?”
如許的人才為安在契丹人中便找不出一個?莫非契丹人就真比中原人笨嗎?如果契丹人中有這麼一批文臣武將,那戔戔中原又怎能擋得住草原男兒的鐵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