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候,開京的皇宮門前,人頭滾滾,血腥味實足。
黨爭無處不在,李中易忍住笑意,淡淡的說:“金公,你儘管把握好財權,彆的事情,就不必過量插手了。”
接過樸正雲遞來的俸祿清單,李中易略微看了看,也不是甚麼大數量。就提筆批了個可字。
樸正雲辦事倒也精乾,隻過了一天的時候,就派出他部屬的武侯,把參與“謀反”的幾十個逆黨,全數緝捕歸結案。
“樸正雲占的太多了,大師暗裡裡都非常有觀點。”金子南餘氣未消,恨不得頓時整垮樸正雲,由他本身擔負宰相。
就算是高麗的老臣們,暗中暗害想抵擋大周的統治,卻也隻得打掉了牙齒,合著血一起吞回肚裡去。
現在,樸正雲當的倒是真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帶領群相。
這時,高麗海內的局勢,已經大變了樣。
高麗畢竟建國已久,不免有一些始終忠於前朝的舊臣,心胸不滿,口服心不無副作。
大師一起湊錢,在開都城郊,給柴榮建了一座生祠,上香拜謝的人,絡繹不斷。
高麗國的都兵馬使,並不是官職名,而是文官的最高議事機構,其權柄範圍,極其近似大周的政事堂。
這些得了地盤,翻身成了地主的窮鬼們,手裡又拿上了槍桿子,立時就變成了高麗舊王族最凶暴的仇敵,同時也是天朝上邦最忠厚的擁戴者。(未完待續……)r1292
這麼一來,高麗的所謂軍隊,無形當中,也就變成了大周的軍隊。
金子南有些難堪的笑了笑,說:“李帥,不是下官不曉得好歹,下官是擔憂,樸正雲一旦獨攬大權,會對我大周倒黴呀。”
符昭信傳聞了這個動靜以後,久久無語,李無咎啊,你真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精呐!
有周軍鋒利的槍桿子做後盾,還真冇有不開眼的高麗官員,勇於應戰兩個傀儡的權威性。
樸正雲心領神會的朗聲說:“查拿反賊,下官責無旁貸,該殺的殺,該關的關,該貶的貶,事關嚴峻,下官覺得,絕對不妙手軟。”
金子南這天來找李中易,小聲抱怨說:“李帥,這樸正雲也太不象話了,連邑長(城關鎮鎮長),都換了個遍。這個姓樸的,莫非就不怕行動過大,激起民變?”
這樸正雲跟著李中易走得太遠,已經冇了涓滴的退路,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硬逼著王昭批準了,將這些逆臣滿門抄斬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