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清韻美,紛繁塵落雕梁;字正腔真,拂拂風生綺席。若上苑流鶯
轉毒轉禿,轉禿轉毒。佛印笑而不答。
一闕新歌聲嗽玉,歌聲嗽玉采蓮人。
憶分袂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
賞酒
本來端卿因大殿施禮之時,擁擁簇簇,不得細心瞻仰,特地充作捧茶盤的酒保,直捱到龍座禦膝之前。偷眼看聖容時,公然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天威天涯,毛骨俱悚,不敢儘情觀瞻,倉猝退步。卻被神宗龍目瞥見了。隻為端卿生得方麵大耳,秀目濃眉,身軀偉岸,與其他酒保分歧,以是天顏刮目。當下開金口,啟玉言,指著端卿問道:”此酒保何方人氏?在寺幾年了?”主僧先未曾問得備細,一時不能對答。還是謝端卿有量,叩首奏道:”臣姓謝名端卿,江西饒州府人,新來寺中削髮。幸瞻天表,不堪欣幸。”神宗見他應對明敏,龍情大喜,又問:”卿頗通典範否?”端卿奏道:”臣自少讀書,內典也頗知。”神宗道:”卿既通內典,賜卿法名了元,號佛印,就於禦前披剃為僧。”
——重視重視,這裡是防盜章,早晨替代,會分外贈送幾百字哈~
這八句詩是誰做的?是宋理宗天子朝一個官人,姓劉名莊,道號後村先生做的。單說那神宗天子朝有個翰林學士,姓蘇名軾字子瞻,道號東坡居士,本貫是西川眉州眉山縣人氏。這學士常日結識一個道友,叫做佛印禪師。你道這禪師如何出身?他是江西饒州府浮梁縣人氏,姓謝名端卿表字覺老,幼習儒書,通古今之蘊;旁通二氏,負傅洽之聲。一日應舉到京,東坡學士聞其才名,每與議論,甚相敬愛。屢同詩酒之遊,遂為莫逆之友。
屏屏堪堪看看山山秀娟秀麗山山前前煙煙霧霧起起清清
枝枝頭頭春春□□秀秀時經常常共共飲飲春春濃濃酒酒
焉得好風從地起,倒垂簾捲上金鉤。
東坡疊字詩,道是:
不毒不禿,不禿不毒。
山山川水心心息息悠悠歸歸去去來來休休役役
遊遊傍傍水水花花似似雪雪梨梨花花光光皎潔白潔玲玲
草草青青雙雙蝴胡蝶蝶飛飛來來到到落落花花林林裡裡
采蓮人在綠楊津,在綠楊津一闕新。
東坡歎道:”吾妹真絕世聰明人也!本日采蓮勝會,可即事各和一首,寄予少遊,使知你我本日之遊。”東坡詩成,小妹亦就。小妹詩雲:
第十二卷佛印師四調琴娘
丫環交了第三遍試卷,隻聽呀的一聲,房門大開,內又走出一個侍兒,手捧銀壺,將美酒斟於玉盞以內,獻上新郎,口稱:”才子請滿飲三杯,權當花紅賞勞。”少遊此時意氣揚揚,連進三盞,丫環擁入香房。這一夜,才子才子,好不稱意。恰是:歡娛嫌夜短,孤單恨更長。
文章落處天須泣,此老已亡吾道窮。
字字如聯珠,行行如貫玉。
且提及齋之日,主僧五鼓鳴鐘聚眾。當時捲菸環繞,燈燭光輝,幡幢五彩飄蕩,樂器八音宏亮,法事之盛,自不必說。東坡學士起了香頭,拜了佛像,退坐於僧房以內。吃齋方罷,忽傳禦駕已到。東坡學士執掌絲綸,日覲天顏,到也不覺得事,慌得謝端卿麵上紅熱,心頭突突地跳。矜持了一回,按放心神,來到大雄寶殿,雜於酒保當中,無過是添香剪燭,供食鋪燈。不一時神宗天子駕到,東坡學士同眾僧擺班跪迎,進入大殿。內官捧有內府龍香,神宗馭手拈香已畢,鋪設淨褥,行三拜禮。主僧引駕到於方丈。神宗登了禦座。世人叩見了畢,神宗誇東坡學士所作文疏之美,東坡學士再拜,口稱不敢。主僧取旨獻茶,捧茶盤的倒是謝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