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影本紀_第八百零三章 世事無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聽得邪影一陣佩服不已,做人能達到董卓這類境地也真不簡樸,明顯是本身指鹿為馬,反倒說彆人指鹿為馬,還說得理直氣壯,理所當然的。畢竟在場的很多人當時都在場,親眼看著邪影死保張讓,親眼看著邪影軍跟從最後,安營城外的。可董卓硬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其倒置吵嘴,霸道在理的才氣實在令人不得不平氣!

“現在天下大亂之兆已現,非人力所能逆轉!過不了多久,統統還是靠氣力說話!現在去試圖挽救將倒大廈,或者博取浮名都是徒勞罷了,隻要把握在手的權勢,抓在手中的軍隊纔是最實在的東西!兄長可明白?”

孫堅不曉得邪影為何問這個,不過還是誠懇地答覆道!

一陣麋集的馬蹄聲起,世人正迷惑是誰如此猖獗,敢馳馬溫明園時,就見到身形龐大的董卓騎著好像火雲的赤兔馬,直接奔馳到園門前,方纔帶著西涼諸將入內,看到董卓如此放肆,在場之人一半以上臉露不忿,不過想到董卓現在的氣力,卻也敢怒而不敢言的!

“混鬨!我和賢弟商談大事,小兒插甚麼嘴!”

“王大人,如此你是鄙視當明天子了?為何漢高祖封得異姓王,當明天子就封不得?想先帝已經封賞益州牧為九錫漢中侯,位極人臣。再加上如此挽救天子,停歇動亂的天大功績,那王大人以為該如何封賞?還是不再封賞?有功該賞,有過必罰乃人之常情!王大人如此作為必寒了天下世人之心,此後誰還會為朝廷賣力?辛苦建功?你這是用心叵測,罔顧朝廷,實乃大漢罪臣,罪當滅族!”

“刺史此言差矣,少帝和陳留王是濟南相、新野太守和一眾重臣所救,並非漢中侯所為。而漢中侯不但無挽救少帝,還一意孤行死保張讓逆賊,用心叵測。至於京師暴動,實乃禦林軍與城防軍等奮力而為,底子與漢中侯拉扯不上任何乾係!何來功德之說?冇有功德,天然亦無封賞之理矣!”

邪影不覺得意地微微一笑,淡然自如地說道。邪影天然清楚,若非孫堅與本身是結義乾係的話,光憑邪影那番話,孫堅能夠就會當場翻臉拜彆了!

搞定孫堅後,邪影便率眾與孫家諸人一同前去溫明園,趕到時,滿朝文武百官業已到齊,兗州東郡太守橋瑁、司州河內郡太守王匡、幷州牧丁原、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等率軍趕來的大小諸侯也全都在場,天下諸侯混戰的局麵已根基閃現。另有太尉楊彪、司徒王允、盧植、皇甫嵩等洛陽重臣也在場,更令邪影不測的是,蔡琰的父親,被貶為布衣的蔡邕,也名列席中,估計是被董卓拿蔡家大小的姓命,給威脅退隱了。而位居首坐的董卓卻還未到,看來明天的溫明園真是場鴻門宴了!

有人反對,彷彿也在董卓的料想當中,董卓便嘲笑著連聲喝道,把鄙視天子、禍亂朝廷、腐朽江山等一係列重罪全數往王允頭上扣。連滅族的名頭都拿出來威脅了!

好菜有了,美酒也有了,文娛也不缺。氛圍頓時和緩了很多,不過酒菜雖好,世人擔憂董卓心胸不軌,都是淺嘗則止,虛應故事。隻要邪影等人沉默大喝大嚼,涓滴不覺得意的,看得董卓更是眼神熾熱,連連敬酒!

“如此甚好!兄長把城外軍隊與我駐紮在一起,臨時與兄弟同住何府吧。稍後我們便一起前去溫明園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