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郡王見聞錄_第十八章 攪渾池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大王但問無妨。”

李徽恍然大悟:“我還道你如何來得如此之快。昨日傍晚才讓人送信,明天你便出發來了長安。那何都尉也是病急亂投醫,如此逼迫你,到底是想與你交友還是結仇?!並且,我阿爺便是遷怒,也不成能遷怒到他頭上去,現在約莫正絞儘腦汁想著幕後主使究竟是誰呢。”

王子獻慎重地點了點頭。

“我曉得濮王殿下遇刺一案。”王子獻接道,“來送摺子的府兵,恰是先前在嶺北驛曾見過的陳果毅。摺子則是何都尉寫的,商州刺史與都督都不肯揹負此案,便將他推了出來。他許是擔憂濮王殿下遷怒,就屬意陳果毅夾帶著我過來,也好藉著安慰大王的時候,替他們說一討情。”

“……”李泰一時候竟無言以對。他苦思冥想,不得不承認此舉確切不當,便嘟噥道:“若不是他,另有何人想對於我?剩下兩個兄弟,也犯不著再朝我們動手……”

平常老是不如何靠譜的濮王殿下竟然一語道出了此事的關頭,倒教兩個兒子再度刮目相看。提起這個不得不跳下去的“圈套”,李徽亦有些憂心忡忡。李欣倒是仍然安靜得很:“我如果將此事辦成了,便意味著和緩了阿爺與大世父之間的乾係,祖父天然樂見其成。放心罷,祖父不是還派了左金吾衛將軍同去麼?該當不會有甚麼大礙。”

李欣與李徽兄弟二人皆神采微凜。李欣尚存有幾分疑慮,李徽卻直截了本地問道:“子獻已經發明可疑的凶徒?”

李欣尚不知自家阿弟甚麼時候保舉了他,不由得瞥了疇昔。李徽卻並不感覺本身此舉有任何特彆之處,態度非常安閒淡定。

“二則,某聽聞濮王殿下遇刺一案後,不由遐想到近些光陰聽聞的一些動靜。不知那些動靜究竟是真是假,故而內心有些獵奇,想跟著再去瞧瞧。”

“此言極是。”李欣接道,“阿爺與大世父如果多想,相互相互指責,反倒輕易惹得祖父起火,且會讓幕後主使逃過一劫。”

李欣隨後也走進書房,目光掠過王子獻,落在李徽身上。直到李徽朝著他微微點頭,表示此人可托,他纔不緊不慢隧道:“阿爺,事理不是這麼講的。如果照此推論,阿爺一樣遇刺,竟然毫髮無損,豈不是更像苦肉計。大世父如果反過來指責阿爺纔是幕後主使,阿爺又能如何辯白?”

“三位大王可否聽某一言?”這時候,王子獻拱了拱手,“某覺得,行刺殺如許的險招,為的隻要好處。特彆對於世家大族而言,若非滅族仇恨或麵對國破這等大節,毫不成能罔顧家屬興衰,行如此悖逆之事。”

兩個兒子都振振有詞,濮王殿下聽著聽著,也感覺能夠瞭解。不過,他一貫是個急性子,見不得他們看似仍舊不慌不忙的模樣,隻恨不得催著他們持續細心推理一番,挖地三尺也要將躲在暗處的仇敵尋出來:“那你們說,幕後主使究竟是誰?!”

王子獻怔了怔:廢太子即將回京?途中也碰到了刺客?!他竟不知那些人竟然還撒下了這般大的坎阱!看來,幕後之人確切不怕折騰,本來就想將水完整混淆,再詭計謀奪他事。這兩次刺殺,究竟意欲何為?今後是否還會有連環計?他直覺以為,本身先前的判定有誤,刺殺這一招絕非僅僅隻是妄自媚上之舉,還存著其他不成告人的心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