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國策_第三十九章 刀俎魚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次為了對於蒯越雄師,我從廬陵新調了四千山越兵,這些將士加上先前的三千士卒多是從慕沙所屬的廬陵部提拔,現在這七千餘將士一抽走,廬陵空虛,如有哪一個部落起兵發難,則廬陵危急,更可駭的是,廬陵若失,則我軍與豫章的聯絡將被完整堵截,揮師荊南之時我留在豫章的兵力本就未幾,加上又要保衛彭澤、石印山兩處要塞,保衛豫章城的士卒極少,倘若山越叛軍北攻豫章,則結果不堪假想……。

在曆經薺州口惡戰以後,這連續串的勝利幾近讓我有些不太信賴,即便現在我已身在長沙城裡,不但是我,隨我進城的將士也是一樣的喜出望外,因為僅在一個月前,我們還隻能困守在攸縣小城,麵對著不得不撤回豫章的窘況。

蒯越是否真的想靠著兵力上的上風與我耐久的耗下去嗎?我苦苦思考。

但此時,我甘願天神是真的存在著的,願他護佑於我,和餬口在豫章的數萬百姓,讓他們免受兵器戰亂之苦。

我問道:“子揚,江陵有何動靜傳來?”

劉曄不平辯駁道:“我軍久戰之下已疲累不堪,有力再發兵攻伐桂陽,若取城不下,豈不是毀了與張羨的盟約,又冷了荊南士人之心?”

我沉聲道:“廬陵若失,則長沙守之又有何用,你快去點兵解纜,長沙這邊你不消操心,我自有體例。”

“但是,若調三千兵救廬陵,長沙如何辦?”慕沙雖也心急廬陵產生的變故,但內心還很清楚我目前的處境。

“長沙——桂陽——零陵――廬陵——豫章,這是我軍所賴以支撐的五個點,如果你是蒯越,會挑選哪一個點動手?”我俯坐在城牆之上,用小石子劃出如許一條紅線,自言自語道。

建安二年六月二日晨,兩軍交兵於攸縣城外,我軍以飽待饑,以逸待勞,乘著張懌軍安身未穩之時,以黃忠為左冀,李通為右冀,甘寧為前鋒,三枝兵齊出,殺入敵陣,遂大破之,斬敵千餘,俘敵將張懌及眾六千人,餘者皆散。

徐庶麵露得色,明顯是聽出甘寧話中帶有的挑釁意味,反詰道:“叨教興霸將軍,荊南之糧產於那邊?”

“荊南四郡中,長沙、桂陽皆盛產稻穀之地,昔以長沙為最豐,今長沙郡兵禍保持,民多流亡,致地步荒涼,故存糧多者荊南唯桂陽一郡耳!”黃忠久居荊南,對這一帶環境較熟,這時起家答道。

徐庶站在我邊上揉了揉發酸的腿,他愛好潔靜,不欲效我坐在城磚上,道:“此線若蛇,長沙、豫章為兩端,此為蛇之頭尾,若擊之可伸縮棄取;桂陽、零陵、廬陵為蛇之腰身七寸,此關鍵也,我若蒯越,當在三點中擇取一點而攻之!”

此二郡中,桂陽郡下轄臨武、南平、耒陽、陽山、陰山、曲江等十一縣,因地處嶺南氣候潮濕多雨,非常合適稻穀發展,素有“荊南米倉”之稱;而位於九疑山麓的零陵郡,相傳為舜帝南巡駕崩之所,為曆代帝王“朝祭”聖地,以“堯天舜日”而名貫天下,更有因瀟水與湘江在此交,時有風雅之士稱此地為“瀟湘”,不過這些汗青掌故對我來講,實抵不過九疑山中的豐富礦藏來得吸惹人,時人采納山中鐵、錫、鈦諸物,再由工匠經心打煉,合金的零陵利器由來往南北的商賈一喧染,身價已逾數倍。

六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四千廬陵部將士走後的第四天,山越十部中的第二大部落舊城部在都尉費棧的鼓勵下,結合其他八部中的六部,共起族兵三萬叛變,現叛軍已將廬陵城團團圍困,城中景象十萬孔殷,若不及時派兵聲援,廬陵將不保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